很多中國車主都有一個壞習慣,買了汽車開不了多久就開始後悔,有些人甚至今天買車明天後悔。中國車主買車容易後悔是因為買車的時候不理智,容易犯幾個固定的思維錯誤。

第一,不要隻看某一個優勢。
很多消費者買車的時候沒有均衡的了解一輛汽車的優點和缺點,隻是針對某一個喜好提出要求。有些年輕的車主喜歡動力強,操控性好的汽車,買車時他們隻選擇有這些優點的汽車,買到手後發現汽車除了動力強,操控性好以外一無是處,車輛的配置太低,油耗太高。
第二,不要人雲亦雲。
很多中國人買車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什麼汽車适合自己,他們往往會選擇銷量高,或者是别人買了之後開着不錯的汽車。張先生說他買車的時候就是聽朋友說本田雅閣不錯,張先生在網上查詢了一下雅閣的口碑确實不錯,張先生把雅閣提回來後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轎車,早知道就買SUV。
第三,不要選小衆品牌的車型。
有些車主認為買爛大街的汽車開着沒意思,到處都是同款,還是得選一些小衆品牌的車型。不建議大家買小衆品牌的車型,主要是因為這些品牌售後服務網點比較少,買車之後維修保養不友善,汽車的保值率也不會太高。
第四,品質比價格更重要。
有些人買車的時候隻看重汽車的價格,他們認為價格越便宜的汽車成本效益越高。價格隻是展現成本效益的一個方面,汽車的配置功能實用性才是最重要的。
有些車主買車的時候貪便宜,選擇了一輛配置較少,安全性不強的汽車,用車過程中車主會感覺汽車除了價格便宜以外一無是處。汽車作為大宗商品,買車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如果大家看上了一輛各方面性能都不錯的汽車,多花點錢也沒關系。
第五,學會貨比三家。
現在汽車的價格比較透明,大家在汽車網站上查詢一下就能了解不同配置、價格的差異以及不同門店優惠的幅度。買車的時候一定要貨比三家,至少要去三家4S店試駕後跟銷售談價格。
每家4S店的價格優惠幅度都不一樣,贈品數量也不同,想要以最低的價格拿到汽車,一定要學會軟磨硬泡。大家可以在不同的店鋪中進行對比,談好價格後再要求銷售贈送一些贈品,以最大的優惠幅度拿下。
編輯點評:
買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大家買車前就有一個基礎的概念,什麼樣的汽車才适合自己?買車的時候不要跟風,也不要人雲亦雲,隻選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銷量高的。
除了注意以上這些事項以外,車主還要仔細斟酌汽車的配置,有些高配車聽起來實用性很強,可是根本用不上,與其花錢買配置還不如把錢用在提升動力上。高配車型上的很多配置都可以後期加裝,買車時一定要學會精打細算。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