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慈禧和奕訢為何能發動“辛酉政變”成功?

1861年鹹豐病逝于熱河行宮,鹹豐病逝前安排,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贊襄輔佐小皇帝,為了制約顧命八大臣,又給慈安一枚“禦賞”印章,給同治皇帝一枚“同道堂”印章,同治皇帝當時才六歲,印章由慈禧太後保管,以後皇帝釋出的谕旨,由兩枚印章蓋上才能生效,鹹豐皇帝病逝以後,顧命八大臣飛揚跋扈,不把小皇帝和兩宮太後放在眼裡,慈禧就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政變之是以成功,主要有三條原因。

第一條原因,争取民心獲得王公貴族的支援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并且占領天壇,火燒圓明園,引起了民憤,為了平複民憤,兩宮太後和恭親王就把罪責推到八大臣身上,主要是因為端華他們誘擒了巴夏禮,把事态擴大,導緻英法聯軍打到北京城。面對英法聯軍的入侵,顧命八大臣不勸鹹豐皇帝抵抗,使得鹹豐帝談到避暑山莊,當時鹹豐皇帝想回來,他們還阻撓不讓回來。

慈禧和奕訢為何能發動“辛酉政變”成功?

(慈禧太後)

一切責任推到顧命八大臣身上以後,就解決當時的軍心、民心的不滿,慈禧和恭親王奕訢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動權,八大臣就成了人人痛恨的對象,除了争取民心,慈禧和恭親王奕訢也争取到了王公貴族的支援,這也是“承德集團”和“北京集團”,兩股勢力的較量。承德集團以戶名八大為主,北京集團以恭親王奕訢、醇親王等王公大臣為主。

慈禧和奕訢為何能發動“辛酉政變”成功?

(慈禧太後)

當時駐守北京的有文祥,文祥是軍機大臣,和恭親王奕訢的關系特别好,鹹豐皇帝逃到熱河的時候,文祥是不同意的,文祥就讓鹹豐留守北京,這個時候肅順不同意,當時五個軍機大臣,四個到了承德,文祥獨自留守北京,鹹豐帝病逝的時候,四個到承德的軍機大臣,都是“贊襄輔佐”,再一次把文祥甩開了,文祥内心是不滿意的,心裡有芥蒂的。

慈禧和奕訢為何能發動“辛酉政變”成功?

留守北京的還有桂良,桂良是恭親王奕訢的嶽父,留守北京的還有寶鋆,當時政變之前寶鋆是戶部侍郎,他的頂頭上司是肅順,他們逃跑之前,肅順就像寶鋆要錢,裝修避暑山莊。寶鋆就說沒有,就讓寶鋆留守北京。留守北京的還有翁心存,翁心存對肅順不滿意,肅順因為一件事情,就把翁心存連降五級,翁心存也留守在了北京。留守北京的,還有一位皇帝的老師賈桢。

就是因為有文祥、桂良、寶鋆、翁心存、賈桢等,因為對八大臣的不滿意,進而都站在了奕訢這邊,使得奕訢的天平加重了砝碼,逐漸的就形成了以奕訢為首的“北京集團”。懲治了顧命八大臣,“北京集團”這些人都非常滿意。這也是因為政治鬥争,使得他們團結起來。

慈禧和奕訢為何能發動“辛酉政變”成功?

(恭親王)

第二條原因,掌握皇權

鹹豐皇帝病逝以後,顧命八大臣就盲目自大,以為掌握了權力,但是在皇權的社會裡面,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雖然同治皇帝小,但是那兩枚印章在皇太後手裡,這兩枚印章才是實際的權力,因為谕旨蓋上兩枚印章,對官員任命和罷免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兩宮太後和奕訢就緊緊的抓住這個皇權,并利用這個皇權,一舉粉碎了顧命八大臣。

慈禧和奕訢為何能發動“辛酉政變”成功?

第三條原因,搶占先機

鹹豐皇帝病逝以後,顧命八大臣也有自己的想法,“回到北京後罷免兩宮太後”真正的掌握實權,然而顧命八大臣在熱河,正在處理鹹豐皇帝的喪事時,奕訢回到北京已經做到了政變的準備,當肅順護送鹹豐皇帝梓宮的時候,就把肅順給抓了,抓完了以後,很快做出決定,三個非常重要的贊襄大臣,兩個自盡,一個處斬,其他五位革職。

總結:正是因為有“北京集團”的支援,慈禧和肅順才能順利的發動“辛酉政變”,整個政變本來對于慈禧這邊是不利的,但是慈禧和奕訢反退為進,反而占據天時、地利、人和,“辛酉政變”的成功,和肅順等人的盲目自大,目中無人也有很大的關系。顧命八大臣最終以失敗告終,而慈禧太後第一次“垂簾聽政”正式登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