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并不閑散。幾天來,黃田鎮的村民們一直忙着制作白蠟樹棒,為今年一季度的種植做準備。

在黃田鎮中集村的一個作坊裡,大種植者蔡漳萍在那裡生長,村民們正在有序地包裝白蠟樹花,運來,整齊堆放。村民都是蔡漳平雇傭的當地人,在中集村,無論是種工還是幫工,家庭每年都靠白蠟樹和花卉賺取可觀的收入。
"年初隻種了兩千根,現在一年能做45萬根。總體來看,一年淨收入1020萬,忙碌時間一天要照顧十幾個小勞工,都是當地村民,他們來幫忙,一年的收入也是45萬。黃田鎮中集村的灰樹花種植者蔡章平說。
據了解,自1986年開始試種植灰樹花以來,中集村三委堅定地将灰樹花産業作為村裡發展的支柱産業。2014年,中集村被農業部列為全國灰樹花"一村一品示範村",該村目前有60多個家庭村民種植灰樹花,年産菌棒200多萬片,灰樹花産量約占全國總産量的四分之一, 已成為中基村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
賽田鎮中集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賴少平表示,中濟村種植的白蠟樹花"無蟲、無泥、無農幢",在種植過程中,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産菌棒,過程可控可追溯,一直受到日本消費者的青睐, 從原來的年出口450噸,到現在每年出口400多噸,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接下來,中集村将加快制定灰花品牌戰略,推動灰樹花銷往世界各地。
"作為發展經濟的支柱産業,黃田村的年産值在200萬袋左右,根據市場需求,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品質和産量。賴少平說。
據了解,黃田鎮灰樹花産量占全國總産量的90%,灰樹花約1800萬袋,灰樹鮮産量8000噸,是全國最大的白蠟樹花卉生産基地,2009年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正式授予"中國灰樹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