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年,漢宣帝駕崩了,太子劉奭登基為元帝,劉骜理所應當的被封為太子,可選誰當皇後的時候,漢元帝劉奭遲疑了,王政君雖為太子妃,卻是當年自己意氣用事,兩人之間根本沒有什麼深厚的感情,立她為太子妃完全是因為給自己生了個長子,可如今他還有兩位深得帝心的妃嫔,一個是傅氏,一個是馮氏,并且這兩人分别生下了一個兒子。

盡管心中十分的抵觸,可祖宗之法不可改,再加上朝堂上一群維護傳統的老臣,漢元帝被迫将王政君立為了皇後。你以為漢元帝就此死心了嗎?并沒有,為了彌補自己的兩位愛妃,他在後宮的名分上新創了一個昭儀的位份,就比皇後低這麼一點點。
身為皇後的王政君,看着自己身邊兩個虎視眈眈的女人,每日都過得戰戰兢兢的,生怕自己的後位沒了,王政君十厘清醒要想保住自己的後位,那麼必須要讓自己的兒子與自己一條心,是以她十分溺愛劉骜。
劉骜最開始的時候還是心有大志的,積極讀書,按時做功課,可是自從有了一個無時無刻都願意幫他收拾爛攤子的母後,劉骜也開始了胡作非為,不禁驕奢淫逸,而且還極為的好色,這一行為讓漢元帝直接想要廢了他的太子之位,但是想想畢竟是自己的嫡長子,劉骜也是一個人精,每次犯完事兒就會安靜幾天,做幾天的乖兒子,這才打消了漢元帝廢太子的想法。
公元前33年。漢元帝駕崩,太子劉骜登基為帝,是為成帝,王政君再一次地被尊為皇太後,由于王政君對成帝劉骜的縱容與寵溺,以至于當了皇帝之後,更加的荒唐不堪,整日不是沉迷酒色就是無所事事,王政君不能眼看着大漢的天下毀在自己的手中,主動的接過了朝中大事。
漢朝因為呂雉專權一事,對于女人掌權這種事情一直都很敏感,朝堂的那些老臣們更是極力的反對,王政君這個時候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娘家,王政君的娘家雖然不是什麼豪門侯府,但也算是勳貴之家,再加上她的父親留戀美色,給她生下數不清的兄弟姐妹。
在這個時候就展現出兄弟姐妹多的好處了,王政君為了穩固朝中的地位,将他的兄弟們無一例外都封了侯,以長兄王鳳為首,官至大司馬大将軍領尚書事,甚至同一天五個兄弟一起封侯,一人得道雞犬飛升,侯爺都成大白菜了。
甭看兄弟多,能夠幫上忙的也就長兄王鳳有點兒手段,其他的都是草包蛀蟲.侄子之中隻有王莽一人可成大器,不幸的是王莽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沒有了親生父親的庇護,在一個大家族之中是很難存活的,多虧了王鳳慈愛小輩兒,再加上王莽從小就會察言觀色,懂得見機行事,十分讨王鳳的歡心,等到王鳳的去世的時候還将王莽托付給了王政君。
成帝劉骜駕崩,因為沒有子嗣繼承皇位,是以讓定陶王劉康之子劉欣繼位,是為哀帝,哀帝是元帝寵愛的妃子傅氏的孫子,哀帝即位,傅氏也被尊為了太後,一朝兩個太後,而且還是兩個互相看不上眼的太後,肯定會大打一場,為了平息争鬥,王莽主動離開了大司馬的職位。
沒過幾年哀帝也承受不住這兩位太後的水火之勢駕崩了,王政君搶先一步在哀帝臨死之前要回了軍政大權,一轉頭就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侄子王莽的手中。由此,王政君又開始一家獨大,推選了中山王劉興的兒子即位當皇帝,曆史上稱為平帝,王政君以太皇太後的身份臨朝聽政。
在朝堂之中浸淫數年的王莽,已經不再是那個單純的少年了,他也有了自己的雄心壯志,更是對那九五之尊的寶座垂涎三尺,王莽利用王政君對自己的信任,逐漸掌控了朝中大權,一步一步的架空了王政君。
經年之後,王莽幾乎總攬了所有的軍國大事,讓已經長大的小皇帝感受到了危機,并且有心要除掉王莽,平帝到底沒有經曆過大場面,所有的心事都表現在自己的臉上,王莽多麼的精明一眼就看穿了,根本就沒有給小皇帝長大的機會,直接就把平帝給宰了,自己又立了一個兩歲的娃娃當傀儡皇帝。此時在後宮之中安享天年的王政君才察覺到王莽的狼子野心,盡管她有心恢複局面,可是也于事無補了。
公元8年,王莽直接登基自立為帝了,為了能夠名正言順的當皇帝,直接去王政君宮裡索要玉玺,此時的王政君大勢已去,玉玺給不給根本左右不了朝局,索性拿着玉玺朝那個不要臉的侄子的腦袋上砸去了,可惜的是沒砸死。
公元13年,王政君去世了,死時84歲,與元帝合葬了。
我是紅籃籃,一個默默努力的90後,喜歡曆史與寫作,最近我在整理中國各個朝代帝王後妃的事迹,參考了一部分曆史文獻,還有一些道聽途說的野史秘聞,當然也摻雜了自己的想法,若是文章有不到之處,還請評論區指正。
如果你也喜歡曆史,覺得内容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順手點個贊喲~你小小的點贊永遠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麼麼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