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6年的幾點規劃

明天就要開始新的一年正式的上班了,回想一下過去的2015年,對于自己來說,雖然有不少的收獲和成長,但還是令自己比較不滿意的。由于某些原因,自己的學習進度以及工作情況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并沒有達到年初的期望。不過,至少沒有渾渾噩噩的一年又一年,也算不錯了。^_^

工作學習方面:

大資料

公司業務的增長讓以前的架構達到了瓶頸。大資料技術的引入對于我自己來說算是離開了舒适區。從hadoop、flume、kafka到storm等等都是一個嶄新的領域。雖然從本質上來看,大資料和普通的程式是沒啥差別的。但是牽扯到分布式,各種需要考慮的東西也就多了起來,也就引出了一個個強大的軟體。15年基本上完成了公司的lambda架構,16年需要做的是完善、優化已有的,而需要考慮引入的則包括elasticsearch、spark等大資料技術。

資料挖掘

大資料是服務于資料統計的,而資料統計的最終目的一方面是指導市場營運的工作,更重要的一點則是服務于資料挖掘。目前接觸的主要是怎樣建構使用者畫像,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推薦機制,為使用者推薦更多感興趣的營運内容。15年,完成了使用者畫像以及初版的推薦機制;16年,需要做的是進一步驗證已有系統的效果,考慮引入更好、更成熟的方案,此外在文本内容打标簽、分類等方面也需要實作成熟的機器學習方案。

基礎平台

借鑒已有開源架構,實作了公司的dao架構、redis操作架構、java ee應用性能檢測架構、分布式排程架構等。16年需要繼續更新基礎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代碼版本管理使用的gitbucket,自己在此之上做了不少二次開發,有些送出給了原項目,有些則是僅僅為了應對公司的需求。鑒于此,也接觸到了scala的開發,不得不說,scala的學習曲線确實很陡,16年争取要能掌握并熟練運用此語言。

Github

在github上寫代碼,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編碼水準,畢竟品質太差的代碼,你也怕拿出來丢人;另一方面,github上那麼多優秀的項目,隻做拿來黨是很可恥的,一些好的東西,分享出來幫助更多的同行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反過來也能督促自己技術的提升。15年自己開發或者基于原項目二次開發了一些star較多的項目。16年要堅持在github繼續貢獻更多好的代碼。

技術分享

在去年的研發招聘過程中,尤其是校招,感受到了目前後端工程師教育的匮乏。對于一個後端工程師的技術體系,先不說學生,不少工作很長時間的人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于是自己萌生了寫一本後端工程師技術體系書籍的想法,希望能夠給選擇後端這個方向的人一些指導。到目前為止也寫了一些,希望16年至少能出一個初稿。

此外,自己在開發者頭條的《後端技術雜談》專欄,會繼續分享自己的技術感悟和總結。一方面,增人玫瑰,手有餘香;更重要的一點還是能夠督促自己多總結,多思考。

工作學習之外:

今年最大的一點感受:不管其他如何,健康才是一個人最最重要的東西。尤其是對于天天坐在電腦面前的程式員們來說,保持健康就是保證最大的競争力。

原文出處:後端技術雜談

<a href="http://www.rowkey.me/blog/2016/02/18/2016plan/" target="_blank">原文連結</a>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