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oRa聯盟主席:聚焦标準規範+産業生态,全球物聯網事實标準初顯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各種市場化的力量推動LoRa形成了飛速發展的态勢,大有成為全球物聯網領域事實标準的趨勢。在所有推動力量中,LoRa聯盟(LoRa Alliance)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幫助LoRa在全球衆多基于非授權頻譜低功耗廣域網絡(LPWAN)技術中脫穎而出形成龐大的産業生态。10月17-10月20日,LoRa聯盟第九次全體成員大會首次在中國蘇州舉辦,大量LoRa産業生态企業齊聚蘇州。會議期間,筆者有幸專訪LoRa聯盟主席Geoff Mulligan,Mulligan先生首次從LoRa聯盟的發起、運作模式、組織架構、工作内容等方面揭開這一組織在推動全球事實标準中所發揮的作用。

LoRa聯盟主席:聚焦标準規範+産業生态,全球物聯網事實标準初顯

LoRa聯盟主席Geoff Mulligan

聚焦兩個領域工作

在10月19日召開的LoRa聯盟開放日活動上,Mulligan先生透露,截止目前,全球已有52個營運商、100多個國家、350個以上城市部署了LoRaWAN物聯網網絡。這些營運級的LoRaWAN網絡在全球物聯網基礎設施中占據一席之地,在不少國家已經成為當地物聯網網絡的主力。距離2015年3月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上LoRa聯盟正式發起成立僅僅2年多的時間,這樣的資料無疑使該聯盟成為物聯網領域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聯盟之一。在Mulligan先生看來, LoRa聯盟從成立之初到現在,主要聚焦在兩個領域設定目标,即标準規範和産業生态。 目前來看,這兩個領域所設定的目标已基本達成。

對低功耗廣域網絡關注的朋友了解,LoRa是由Semtech擁有核心知識産權的一種線性調頻擴頻技術,而LoRaWAN是為LoRa遠距離通信網絡設計的一套通訊協定和系統架構。LoRa雖然是一個私有的技術,但LoRaWAN協定則是一個開放的全球化标準架構,由不少參與者共同制定,而承擔這一工作的就是LoRa聯盟,旨在推動LoRaWAN在全球的普及。

LoRa聯盟的成立就是從技術規範開始的,從2015年成立開始,LoRa聯盟就在主導LoRaWAN規範不斷更新,經曆了從1.0.0版本到1.0.1,再到1.0.2,直至目前最新的1.1版本。本次LoRa聯盟會員大會上,LoRa聯盟釋出了LoRaWAN 1.1版本,該版本支援切換漫遊、Class B和安全增強功能。

對于LoRaWAN切換漫遊的功能,Mulligan先生提到了規範制定過程中的故事,當年LoRaWAN 1.0.0版本完成後,該版本并不支援漫遊,Mulligan先生意識到工作沒有做到位,因為聯盟的願景是希望實作LoRaWAN支援全球物聯網應用,而忽視漫遊功能與該願景背道而馳。是以,在後續的工作中,開始努力将漫遊的功能加入規範中。

LoRaWAN标準規範可以在LoRa聯盟網站公開下載下傳,Mulligan先生也非常看重該标準規範的采用範圍,目前該規範已被下載下傳了超過19000次。可以看到該規範的主要牽頭人包括Semtech公司的N. Sornin和M. Luis,IBM公司的T. Eirich和T. Kramp以及Actility公司的O.Hersent,這些牽頭人都是LoRa聯盟創始成員的專家,不少成員企業也加入了規範的起草中。

LoRa聯盟主席:聚焦标準規範+産業生态,全球物聯網事實标準初顯

另一核心聚焦領域是廣泛發展産業生态群體。Mulligan先生透露,截止目前LoRa聯盟已有超過500家成員,包括跨國電信營運商、裝置制造商、系統內建商、傳感器廠商、晶片廠商和創新創業企業等,分布在歐洲、北美、亞洲、非洲等地域,涵蓋了物聯網上下遊所有環節。其中包括IBM、思科、阿裡巴巴、中興通訊、富士康、惠普、施耐德、博世、SK電信、Orange、等各行業領軍企業,也包括大量的中小企業。

這500多家成員并非隻是簡單的加入聯盟、參加聯盟的各種活動了事,而是實實在在地推出基于LoRaWAN的産品、解決方案,彼此之間也努力實作互相相容,并在全球形成大量典型的物聯網應用案例。

在Mulligan先生看來,過去兩年多的發展隻是萬裡長征第一步,未來LoRa聯盟将繼續專注于更加穩定的LoRaWAN規範和更龐大的産業生态。

市場化、開放的運作

LoRa聯盟從一開始就采取中立性、市場化的社會性組織運作方式,聯盟的主席并非來自某一成員成員企業,也不是來自LoRa技術所有者Semtech,而是以職業經理人的形式,由擁有第三方聯盟營運經驗的人員擔任。作為LoRa聯盟主席,Geoff Mulligan曾經擔任過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智慧和可持續發展城市項目美國代表,也是IPSO(IP for smart objects)聯盟的創始人和執行董事,而且曾經是Zigbee聯盟的創始人之一,還開發了6LoWPAN協定。這些中立性社會組織同時也是推動物聯網關鍵性技術的重要力量,有了這些組織創立、營運的經驗,Mulligan先生帶領下的LoRa聯盟在成立的2年多時間裡迅速成長為物聯網領域知名的組織。

LoRa聯盟不僅僅是一個推動技術标準的組織,也是一個推動産業生态的市場化聯盟。Mulligan先生介紹,LoRa聯盟主要分為戰略委員會、技術委員會、市場委員會和認證委員會四個工作委員會,全方位緻力于低功耗廣域網絡的标準化工作。其中,戰略委員會負責聯盟的發展路線圖,技術委員會負責LoRaWAN規範的更新和技術标準制定,市場委員會負責全球展會、會員大會、公關、品牌和媒體對接等工作,認證委員會負責聯盟的認證項目和測試規範。各委員會之間的工作形成較好的協同,如戰略委員會的人員會和全球物聯網生态企業合作,收集這些成員企業對于未來發展的需求,并将這些需求及時回報給技術委員會,技術委員會根據一些通用需求進行LoRaWAN頻譜、标準、營運參數的設計。

LoRa聯盟主席:聚焦标準規範+産業生态,全球物聯網事實标準初顯

除了我們經常看到LoRaWAN技術規範和各地市場活動外,LoRa聯盟的一個目标是希望未來基于LoRaWAN的終端裝置可以接入全球不同網絡,實作在不同營運商網絡之間的漫遊。是以,認證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確定終端符合LoRaWAN協定的各項功能性要求。裝置制造商首先需要是LoRa聯盟的成員,他們必須使用LoRa聯盟授權認可的測試實驗室進行性能測試,在完成所有測試後,其産品可以列在LoRa聯盟網站上,并由聯盟簽發認證證明。通過認證項目的,相關産品可以使用LoRa聯盟官方認證Logo。目前,LoRa聯盟已授權的測試實驗室分布在德國、西班牙、芬蘭、美國、荷蘭、日本、南韓、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LoRa聯盟會員有分類機制,各類會員享有不同的權益并承擔相應業務。有四類會員,分别為Sponsor會員、Contributor會員、Adopter會員和Institutional會員。其中Sponsor會員享有權益最多,也可以在LoRa聯盟董事會中占有一個席位,這一類會員中包括阿裡巴巴、中興通訊兩家中國企業。另外,Institutional後來設立的一類會員,主要是一些科研機關、高校、知名實驗室等組織,如國内的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中心、上海微技術工研院都是Institutional會員。

物聯網的發展由市場化的行為來驅動,LoRa聯盟代表了一股強有力的市場化力量,推動者LoRa全球事實标準的加速。目前,LoRa在物聯網領域的市場教育越來越普及,期待未來更多基于LoRa連接配接的行業應用出現。

原文出處:物聯網智庫

<a href="http://www.iot101.com/dghgyw/2017-10-24/13714.html" target="_blank">原文連結</a>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