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斬首示衆,為何要等到秋後才處刑?并非僅是迷信,有現實考慮

我們在衆多的古裝影視劇中,經常能夠看到古代很多的死囚,哪怕是被判定了死刑也不會立刻處斬,而是一定要等到秋後才會處刑,最為典型的便是《水浒》中的宋江,已經是謀反的罪名了,但依然要等到秋後再斬,給了衆多梁山好漢劫法場的準備時間,那麼在真實的曆史上是否真正存在“秋後問斬”這個說法呢?

古代斬首示衆,為何要等到秋後才處刑?并非僅是迷信,有現實考慮

根據儒家經典《禮記》的記載,秋天的時候“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用始行戮”,正是由于已經到了萬物肅殺的季節,是以人們便開始可以行刑,這個時候雖然沒有明确提出來,但是也已經有了一些“天人感應”的影子出現,古人們認為萬道相通,人類的行動也應該順應自然的規律。

古代斬首示衆,為何要等到秋後才處刑?并非僅是迷信,有現實考慮

不僅僅是官吏的設定,以及制度的确立應該與自然界的規律相符,刑罰與赦免也應該如此,是以說“秋冬行刑”,但是這在很長時間裡都隻是一種比較模糊的概念,直到西漢時期的董仲舒才将“天人合一”的思想發揚光大,創造出了一套獨特的“天人感應”學說。

古代斬首示衆,為何要等到秋後才處刑?并非僅是迷信,有現實考慮

在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賞、罰、刑與春、夏、秋、冬以類相應”,也就是說自然界中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與這四個季節對應的便是慶賞罰刑,如果違背這個自然規律的話,就會很容易招惹禍患。

古代斬首示衆,為何要等到秋後才處刑?并非僅是迷信,有現實考慮

由于漢武帝當時重用董仲舒,選擇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來進行思想統治,于是董仲舒提出的這個“天人感應”學說也就被人們所接受,他所提出來的“秋冬行刑”更是被寫入了法律之中,在每年的九月到十二月是行刑時間,一旦立春就不能夠再行刑殺,後來唐朝繼承并改進了這一制度,将行刑時間定在了是十月、十一月到十二月,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

當然如果僅僅出于這種“天人感應”出發的話,那麼秋後問斬的原因看上去僅僅還是出于迷信,但事實并非僅是迷信,這裡頭還有着統治者的現實考慮,那就是因為“斬首示衆”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在于“示衆”,需要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是以圍觀的人是越多越好。

古代斬首示衆,為何要等到秋後才處刑?并非僅是迷信,有現實考慮

但是春夏兩個季節的時候,人們忙于耕作,很難有時間去圍觀,于是斬首就很難起到示衆以殺雞儆猴的作用,而秋冬季節便大多已經到了農閑時間,人們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圍觀,進而達到統治者所需要的警示作用。對此,你怎麼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