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聯網的下一站:多樣化參與者格局、規模化應用拐點

2016年物聯網産業進一步發酵,物聯網相關技術、标準進一步完善,各産業應用落地速度加快,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不少大型科技企業将物聯網作為未來發展核心業務之一,釋出物聯網戰略。這其中,作為在通訊行業有數十年深耕的中興通訊也明确了其物聯網的戰略。2016年12月22日,由中國資訊通信院和中興通訊聯合主辦的2016物聯網産業峰會在廣州開幕,進一步闡述了其“兩平三橫四縱”的戰略布局。在物聯網開始形成對傳統行業改造更新之際,老牌通信廠商與網際網路等各類科技巨頭的入局,産業大規模發展的條件逐漸形成。

多樣化類型企業共同參與的格局形成

根據GSMA、IDC、麥肯錫等權威機構預測,2018年全球智能制造及智能工廠相關市場規模将達2500億美元,全球可穿戴裝置出貨量将從2014年的1960萬增長到2019年1.26億,到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總投資将達1200億美元。目前,物聯網領域典型的落地應用過程中已形成科技巨頭,中小軟體、硬體、內建商,創業企業和傳統行業龍頭共同參與的格局。此前,科技巨頭雖然都有物聯網相關的業務,但大多并未形成系統化、戰略級的解決方案;而傳統的中小軟體、硬體和系統內建商面對一些使用者的需求,以項目的形式解決使用者問題,但這些項目具有高度定制化和碎片化特征,并不具備規模化複制的能力;之前物聯網是一種“圈内熱、圈外冷”的現象,各類物聯網技術和方案在圈内收到熱捧,但缺乏與各垂直行業的交流溝通,無法真正落地到規模化的行業應用中。

不過,當傳統行業龍頭和大量創業企業加入這一陣營時,物聯網的發展開始打破“圈内熱、圈外冷”的怪現象,也是在這種背景下,科技巨頭們看到了從戰略角度整體推進物聯網業務的必要性,進而從此前零散的業務進化到能夠提供整體化、通用性、規模化業務的平台級解決方案,而基于科技巨頭搭建的通用性平台級解決方案,中小系統內建商、創業企業可以專注于面向使用者需求的應用。

中興通訊的“兩平三橫四縱”物聯網布局,即打造物聯網生态圈平台及資本平台兩大支撐平台,在終端、網絡、IoEPaaS三大層面布局,聚焦智慧城市、智慧家庭、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四大垂直領域。在筆者看來,既搭建平台,又有橫向能力,還有具體落地的示範效應,正是一種能夠提供整體化、通用性、規模化業務的平台級解決方案。

産業進入規模化發展拐點的兩大趨勢

科技巨頭,中小軟體、硬體、內建商,創業企業,傳統行業龍頭共同參與的格局,也正在開啟物聯網規模化的應用。在中興通訊戰略部總經理王翔先生看來,物聯網産業正處在從分散化應用向規模化應用落地的拐點。這一認識不僅僅是有大量主體的共同參與,也是基于核心技術産業化的進展和産業生态圈的推進兩點的觀察:

首先,專用于物聯網的核心标準、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并快速開始産業化。

在王翔看來,此前的物聯網應用更多是面向于企業具體需求的、具體行業内的解決方案,大部分是需要相關服務的企業和個人來尋找相應的合作夥伴來實施。然而,從今年來看,一些專用于物聯網的核心标準技術有了突破性進展,尤其是在網絡層面NB-IoT、LoRa等低功耗廣域網絡(LPWAN)标準的進展,形成物與物的專用通信技術。此前,物聯網方案要麼是近距離的範圍内的通信技術,如WiFi、藍牙、Zigbee等,要麼就是用傳統的蜂窩移動通信方案,這一領域是通過2G、3G、4G的嵌入式子產品的形式來實作。在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很多物聯網的特性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舉例來說,大量需要聯網裝置的對功耗非常敏感,2G、3G、4G子產品就不适用于更廣泛的物聯網環境,LPWAN就非常适合,開啟了物聯網規模化的空間。當然,還有大量其他因素讓技術、标準對物聯網規模化擴充形成支撐。

其次,大量參與者的加入,相應的産業生态開始形成。

科技巨頭,中小軟體、硬體、內建商,創業企業和傳統行業龍頭的多樣化參與者共同努力,最典型的就是産業生态開始形成。王翔舉例說,比如營運商在這個領域加大的相應力度,開始以其影響力和合作優勢建構相應的生态系統。當如NB-IoT這樣的能跨多行業的技術的出現,能夠在多行業之間進行協同的同時,産業生态系統逐漸形成,開始在大量行業開展垂直的應用,這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網際網路+,而大衆創業、萬衆創新讓更多人參與到物聯網應用開發當中,使得現有物聯網應用比以前更加豐富。在這種背景下,對使用者來說,他們相對能夠更容易地找到适合自身的應用,也帶來了成本的下降,自己能夠支付得起。

中興發起的萬物互聯産業聯盟(GIA)也是基于産業生态開始形成的趨勢。目前,大量企業發起了物聯網産業聯盟,很多企業同時加入多個産業聯盟,針對這一情況,王翔認為,我們需要探索産業聯盟的核心定位以及企業加入其中能夠獲得的價值。比如,GIA聯盟作為一個資訊平台,對企業成員從碎片化資訊中快速地共享有用資訊非常重要。僅從資訊角度來看,企業就可以加入多個聯盟擷取不同側重的資訊。

目前産業界對于物聯網的情緒已經調動起來,而相關技術在标準完成後,經過半年至一年标準完善、試點後,規模化應用的基礎就具備了。期待在半年到一年時間中,物聯網的小規模、碎片化應用向大規模、批量化的應用轉折。

原文出處:物聯網智庫

<a href="http://www.iot101.com/kpwl/2016-12-29/12697.html" target="_blank">原文連結</a>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