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12月24日,在上海市經信委、浦東新區科經委指導下,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主辦,張江高科、愛集微承辦的“首屆集微汽車半導體生态峰會”在上海正式舉辦。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崧發表了題為《感覺無限,先進的圖像傳感技術賦能自動駕駛》的演講。

王崧回顧了韋爾股份的發展曆程。自2007年設立以來,韋爾一直從事半導體産品設計業務和半導體産品分銷業務,2017年在A股上市。公司于2019年收購了國内COMS圖像傳感器設計企業――北京豪威科技、思比科,公司也憑借此次收購一躍成為國内CIS設計龍頭,市場佔有率僅次于索尼、三星,位居全球第三位。2020年,韋爾股份再次并購Synaptics TDDI業務、Celepixel芯侖科技、GigaDisplay吉迪思等,合并完成後的豪威集團營業額突破198.24億元,成為目前國内IC設計上市公司營業額、市值第一名。“去年豪威集團營業額約30億美元,今年有望接近40億美元,在全球市場上排到前十左右。”他表示。
整合完成的豪威集團形成了三大支柱業務體系,包括傳感器接近方案、模拟解決方案和觸屏與顯示解決方案,年出貨量超過150億顆。“這三個闆塊的業務有一個共同點,模拟、圖像方面形成了高度的協同和結合,在客戶、産品和供應鍊形成高度協同的共同體,這也是韋爾能夠完成較成功的整合的原因。”王崧強調,“在面向安防監控、電腦/平闆、工業、可穿戴裝置、物聯網、汽車電子、消費電子、醫療等應用行業整體解決方案之際,集團不斷持續完善産品組合,在優勢的傳感器産品基礎上新增了觸控與顯示內建、屏下指紋和動态視覺傳感器三個産品線。”
近年來,随着5G、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業态的高速發展,手機、安防監控、機器視覺、汽車電子等CMOS圖像傳感器終端應用的下遊賽道發展迅速,推動CMOS圖像傳感器的整體出貨量及銷售額不斷擴大,是未來幾年高速成長的半導體細分市場之一, IC Insights預測2020年至2025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4.9%。
在這種強勁增長的态勢背後,王崧認為,最重要的驅動力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成長引擎從以往的手持裝置轉變為汽車、AR/VR等應用。“我們認為,将來在手機上、汽車上都将配備廣泛的視覺功能。在汽車上,圖像傳感器的增長不隻是來自車載攝像頭數量增加,更得益于汽車越來越多地标配倒車影像以及自動駕駛普及對傳感器的解析度提出更高要求。”他強調,“是以車載CIS的增長将受上述三重因素推動,很難說明年會翻三倍還是十倍,但是可以肯定這是未來的風口。這也是今年車企除了MCU之外最為緊缺的晶片。”
随着智能駕駛由L1 更新至L2/L3 級,攝像頭顆數從最初的5 顆左右增加至8~13 顆,車載攝像頭顆數顯著的增加,同時車載CIS 也逐漸像素更新,從VGA1M2M8M,單顆攝像頭價值量逐漸提升,量價提升帶來車載CIS 市場規模的提升。除此之外,安全性的訴求提升也增加了CIS的用量。是以随着自動駕駛等級提升,對CIS的數量和分辨率要求在不斷增加。目前每輛車可能需要2顆以上CIS,到2025年增加到10顆以上,2030年更增加到13~19顆。
“雖然整個汽車的智能化上歐洲是走在我們前面的,但是所謂中高配的占比在中國比任何一個國家走得更快,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對車載攝像頭的需求是增長最快的地方。”他解釋,“我們的成長也與國内需求比對。今年中國市場的營業額比去年成長了三倍左右,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的傳感器供應商,在全球由于美國和友商處于焦灼的狀态,中國友商會占有一些優勢,是以全球市場上也處于第二位。”
具體到每輛汽車中,複雜的車身環境使得其對CIS與傳統手機的需求有極大的差異,對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例如在可能路燈,車燈,光線充足的陽光,昏暗的環境等多種複雜的光線情況,如何判别在前方跟側方高速行駛的時候,給駕駛員、給車提供指令,保證安全的支援對CIS帶來了很高的挑戰。”王崧指出,“總結而言,核心訴求就是需要在各種複雜的光線條件下還能精确識别出物體,對CIS的技術名額主要有兩方面要求。一是寬動态,在極暗和極亮的狀态下,還能抓取目标;二是車燈和路燈不同頻率頻閃的情況下,準确抓取圖像,避免幹擾。但這兩個核心訴求是互相沖突的。做到防止幹擾,就很難做到寬動态,兩者怎麼協調,這個是非常漫長的路徑。”
據悉,韋爾股份在LED閃爍抑制技術、全局曝光技術、Nyxel近紅外和超低光技術等方面的積累,使得其在适用于汽車市場的高端寬動态範圍圖像傳感器、适用于螢幕市場的超低功耗解決方案、适用于螢幕市場的近紅外和低光傳感器、适用于AR/VR等新興市場的全局快門傳感器等領域有着明顯的競争優勢。
他表示,公司将緊跟半導體市場發展趨勢及客戶需求,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發等方式,不斷研發新産品和新工藝,拓寬産品的終端應用,提升公司産品在汽車等領域的技術實力和市場占有率。“我們看到汽車已經單純從駕駛工具變成了人工智能跟智能終端的重要入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公司,包括蘋果、高通也都在積極布局智能座艙這種新型智能終端。從整個行業來看,具備跨界能力,在工藝、在汽車、在消費領域都有know-how,這是我們的優勢之一。”
(校對/Carr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