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铠甲制作繁瑣防禦力高,為何官府不允許私藏,否則治以重罪?

在那古代想要打造兵器并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打造铠甲那就不簡單了,特别是将領穿的铠甲,那制造技術的要求更高。在對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制造兵器中的常見武器并不難,随便一個鐵匠鋪子都可以打造,平時打造鋤頭、鐮刀等農具,到了非常時期,鐵匠鋪則可以直接打造武器,長矛、劍、刀等等當地的制作工藝并不難。但是打造铠甲就很難了,古代的铠甲一般是由極薄的鐵片組合而成的,要求鍛打的的技藝好才可以,即使是普通的铠甲像要打造一副那也是要耗費很多精力和時間的。是以在古代的軍隊中,大部分的普通士兵都沒有資格穿鐵制铠甲的,隻有中進階軍官才能有一套自己的铠甲,并且級别越高,其铠甲的品質就越好。普通士兵最多穿皮甲就已經是很不錯了。古代的铠甲在戰鬥中的防禦力是很高的,普通的刀劍砍在上面并沒有什麼效果,即使是弓箭等遠端兵器能夠射入铠甲的深度也有限,如果是全身重甲的情況下,根本不怕弓箭的傷害。下面我将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古代铠甲制作繁瑣防禦力高,為何官府不允許私藏,否則治以重罪?

古代的鐵铠甲情況

古代的铠甲主要指的是鐵制的铠甲,它出現的時間是很早的,最早的鐵甲始于春秋戰國時期。之後随着時間的發展,每個朝代的铠甲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大部分鐵铠甲都是因材因體而制,形制繁多。

戰場大規模使用铠甲開始于漢代,在漢代稱鐵甲為玄甲,以别于金甲、銅甲。漢代軍隊已普遍裝備鐵甲。根據相關的史書記載,當時鐵甲片由塊煉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穿用者軀幹及屑至肘部均用鐵甲圍護,鈴形如半袖短衣。

到了中國古代最鼎盛的唐朝,其制作的的铠甲形制更加多樣,據史書《唐六典》當時主要的铠甲類型有十三種:即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予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

得到了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出現,但铠甲仍然是重要的防護裝備。宋代鏡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瀕水山泉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數種發展樣式又與唐代不同。到了明代铠甲的制作工藝又有大幅度提升,此時的铠甲主要着眼于減輕鏡甲的重量,此時的铠甲和之前相比,每副能減至40斤至25斤,且多為鐵閥甲、鎖子甲。

到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清朝,其前期裝備的铠甲承襲明代工藝傳統。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藝的優點,鐵甲防護能力和外規裝飾都有進步。之後一直到清末編練新軍,改着西式軍裝,鐵铠甲至此廢止。

古代铠甲制作繁瑣防禦力高,為何官府不允許私藏,否則治以重罪?

私藏铠甲為何是重罪

在古代私藏铠甲是重罪,因為铠甲的防禦力極高,并且制作工藝複雜,工匠們制作一副精良的铠甲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以它的價格也很貴。一個有武藝的人穿着铠甲後真可以說是如虎添翼,十來個人也拿他毫無辦法,有了這副铠甲還不怕弓箭等冷兵器的攻擊,是以對于官府來說是極為忌憚的東西。

因為如果有居心叵測的人大量打造铠甲并組成一支隊伍,那麼它将引發一場戰争,有了铠甲的部隊戰鬥力是很強的,即使官府派兵追繳恐怕沒有數倍的兵力想要打敗這個都穿有铠甲的部隊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此在古代對于制造和使用铠甲都有着嚴格的規定,就是希望把任何不良的苗頭給掐滅。隻有官府的軍隊才允許使用和穿着鐵質的铠甲,普通人是想都不要想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統治的穩定而采取的措施。

古代铠甲制作繁瑣防禦力高,為何官府不允許私藏,否則治以重罪?

綜上所述,在古代想要制作铠甲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價格昂貴,是以它的防禦力很高,是以官府不允許普通人擁有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