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造車”的華為釋出新車,背後是利益博弈,也是鴻蒙的一次機會

12月23日的華為冬季旗艦産品釋出會,壓軸的不是備受期待的P50 Pocket折疊屏手機、更不是華為智能眼鏡、WATCH D智能手表等電子消費品,而是兩輛号稱按照百萬豪車的标準設計的AITO汽車。

新車彙集華為優勢 實作簡約極緻設計

綜合補貼後,AITO問界M5後驅标準版預售價為25萬元,四驅性能版預售價為28萬元,四驅旗艦版預售價為32萬元。

“不造車”的華為釋出新車,背後是利益博弈,也是鴻蒙的一次機會

AITO問界M5有六款車漆顔色、三款内飾顔色可供自由搭配。車身結構采用前雙叉臂獨立懸架、後多連杆獨立懸架,全鋁合金底盤。

“不造車”的華為釋出新車,背後是利益博弈,也是鴻蒙的一次機會

動力方面,搭載自家 DriveOne 純電驅增程平台,配備了 1.5T 四缸增程器 3.0(油箱56L)、異步交流電機、永磁同步電機,四驅性能版峰值功率 315kW,四驅旗艦版峰值功率 365kW(675N m)。 新車可儲存 40 度電,有配套的“華為家用充電樁”,支援 7KW 快充(45 分鐘可使電量從 20% 到 80%,慢充 5 小時可使電量從 20% 到 80%)。

“不造車”的華為釋出新車,背後是利益博弈,也是鴻蒙的一次機會

華為自稱,新車續航超越了保時捷、寶馬 X3、奔馳 GLC、奧迪 Q5L、特斯拉 Model Y 等一衆豪車,擁有 15:1 最高壓縮比,41% 的超高熱效率,以及 3.2kW h / L 的最大發電效率。官方資料顯示,AITO問界M5四驅旗艦版WLTC續航裡程 1102公裡,NEDC裡程1195公裡,CLTC裡程1242公裡。

“不造車”的華為釋出新車,背後是利益博弈,也是鴻蒙的一次機會

當然,該車最重要的還是軟體方面,畢竟在界面的進階感和智能功能上,号稱“超越所有車型和車企”。

搭載HarmonyOS 智能座艙,AITO 問界 M5 可與其他智能終端無縫流轉。擁有 L2 + 級别智能駕駛輔助、鴻蒙智慧分屏、一鍵流轉、華為手表 NFC 藍牙無感車鑰匙、3D 人臉識别、自動登入華為帳号、自動切換駕駛資訊、日程安排、實時更新車機導航地圖、多音區智慧聲源感覺、離線語音助手、計算視覺實時檢測疲勞狀态,支援手機主題和車機主題通用,實作自己定義車機,還有訪客模式等等。

“不造車”的華為釋出新車,背後是利益博弈,也是鴻蒙的一次機會

華為表示,AITO問界M5彙集了華為工業設計、工程技術、系統軟體和鴻蒙生态優勢。借助華為團隊的工業理念,這款車實作了簡約、極緻的設計。

聯手車企甘做幕後 公開否認下場造車

這是一場大型中國汽車業與科技業的跨界釋出會,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由頂尖科技巨頭釋出汽車産品,注定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被人們津津樂道。

釋出會所釋放出來的信号:華為或将正式宣告走向台前,成為小康賽力斯的主導者,而不再做幕後英雄,僅僅作為其軟體供應商。

“不造車”的華為釋出新車,背後是利益博弈,也是鴻蒙的一次機會

幕後到台前,華為也是被逼急了。作為國内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公司,華為曾多次公開否認下場造車。但是,合作夥伴的“不作為”令華為很難找到“存在感”。

2020年9月,華為與廣汽集團簽署戰略協定,合作生産中大型智能純電SUV車型AH8,計劃在2023年底實作量産。

2020年12月,華為與長安宣布聯手打造新品牌阿維塔首款産品阿維塔11,今年,華為與北汽極狐合作打造的阿爾法S華為HI版在4月的上海車展亮相,同時,賽力斯推出了華為智選SF5。

一年多的時間,華為一直在不斷嘗試進入汽車領域。但是,車企一方似乎誠意并不足,并且表現的小心翼翼,基本限制在部分車型的嘗試性合作上。這最終導緻華為在汽車行業的存在感并不強,反而總有一種被“當槍使”的感覺。

抱負難施走向台前 硬體實力亟需證明

車企似乎更願意借助華為的名氣為自己造勢,而并不想讓其真正地參與造車。最終原因還是利益,大家心裡都清楚:未來,通過軟體賺錢将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盈利模式,絕對不能把這個賺錢的機會随便讓與他人。

如果車企足夠有誠意,或者說華為能快速進入主流汽車品牌,華為可能不會這麼快地直接下場造車參與競争,完全可以先躺在電腦後面靠軟體收錢。但是被寄予厚望的鴻蒙系統等不起,如果不能在剛剛起步的汽車智能化領域把自己推廣出去,恐怕會遭遇和手機市場同樣的窘境。

既然合作夥伴難以實作其抱負,幹脆自己幹。在手機市場所向披靡的華為,品牌力毋庸置疑,但是僅憑“軟體定義汽車”恐怕不能服衆,還需要向大家證明自己在汽車硬體同樣足夠優秀。

餘承東在本次釋出會上再次重申華為不會造車,到底造不造車,恐怕隻有華為自己心裡清楚。其實老百姓根本不關心華為到底造不造車,隻會認為這就是華為汽車,做的好,我挺你,做的不好,照樣罵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