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古拉的2021年:傳遞延遲、股價下跌、現金短缺

作者: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國經濟網 姜智文

“鑒于這些挑戰,尼古拉的選擇很有限,我對該股的評級為中性。”韋德布什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直言,“尼古拉隻有在近期達成生産目标,才有可能在私人或公開市場籌集更多的資金。”

本周二(12月21日),電動車初創公司尼古拉(Nikola)同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支付1.25億美元的民事罰款,這是去年9月聯邦監管機構調查尼古拉創始人特雷弗·米爾頓(Trevor Milton),誇大公司進展并誤導投資者的後續。米爾頓曾承諾,要用氫燃料長途卡車和遍布全國的加氫站網絡,來徹底改變商用車。

尼古拉的2021年:傳遞延遲、股價下跌、現金短缺

圖檔來源:官網截圖

2021年以來,尼古拉曾野心勃勃的推出一系列規劃,包括全面生産一款純電動重型卡車、在燃料電池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及動工建立加氫站網絡。然而,即将進入2022年,尼古拉的上述目标都沒有實作,現金儲備也在不斷減少。

作為首批通過與一家空殼公司合并上市的電動車初創公司之一,尼古拉的股價曾一度飙升,但現在低于三年前每股10美元的發行價。去年,米爾頓因欺詐指控被迫辭職,通用汽車退出合作關系,公司也失去了一份重要的卡車供應合同。

新車量産一再推遲,打擊了投資者的信任。雖然尼古拉稱可以獲得大量資金(包括一種不常見的融資手段),但在過去的12個月,其在發展純電動卡車時,已經消耗了手頭三分之一的現金。同時,尼古拉的Tre電動重型卡車要到明年初才能投入商業銷售;氫燃料卡車目前也隻有原型車。

“鑒于這些挑戰,尼古拉的選擇很有限,我對該股的評級為中性。”韋德布什證券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直言,“尼古拉隻有在近期達成生産目标,才有可能在私人或公開市場籌集到更多的資金。”

目前,尼古拉的管理層已經淘汰了曾經承諾的産品,如電動皮卡和機動休閑車,轉而專注于生産電動重型卡車。尼古拉表示,盡管供應鍊面臨一定問題,但電動重型卡車仍将在2022年第一季度結束前全面生産。根據計劃,尼古拉将在位于亞利桑那州的庫利奇工廠和位于德國的烏爾姆工廠開始生産這些車輛。

今年,尼古拉首款車型——Tre電動重型卡車已兩次推遲傳遞,目前該公司計劃在年底前生産25輛。上周,尼古拉下線兩輛Tre,但這是預生産車輛,沒有裝載半導體等關鍵零部件,是以并不能立即帶來收入。

2020年,尼古拉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并,獲得了超過9億美元的現金注入。時任尼古拉首席執行官的米爾頓,大膽預測了公司良好的發展前景,尼古拉的市值一度超過福特汽車。

不過,尼古拉目前的估值已跌至40億美元。尼古拉預計,到今年底,資産負債表上仍将留有約3.5億美元現金。尼古拉表示,已認證股權信貸額度的方式,獲得更多資金。據悉,今年早些時候,尼古拉與一位并不出名的金融家達成協定。

根據股權信貸額度,尼古拉有權要求Tumim Stone Capital LLC在特定時間,以低于市場價3%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尼古拉隻能獲得分期付款,而且存在上限。迄今為止,尼古拉已要求對方提供7290萬美元,還剩5.271億美元的額度。

作為米爾頓的繼任者,尼古拉現任首席執行官馬克·拉塞爾(Mark Russel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相信,這将為尼古拉提供充足的現金流,為我們到2022年底的營運目前提供資金支援。”

股權信貸額度并不是新的融資方式,但此前并沒有被廣泛使用,這是普通融資形式無法獲得資金時的最後手段。今年7月,同樣陷入困境的電動車初創公司Lordstown汽車公司,也與一隻投資基金達成了類似協定。

“股權信貸額度主要用于規模非常小的上市公司,并且公司的股票表現不佳。” 專門從事債券和股票發行的律師岡本忠(Tadashi Okamoto)表示: “從曆史上看,它會給市場帶來非常負面的影響,因為這會産生非常顯著的稀釋效應。”

公開資訊顯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總計将獲得約8.5億美元資金。“這足以為明年提供資金”,尼古拉稱。不過,尼古拉首席财務官金·布雷迪(Kim Brady)上個月透露,可能以後續發行的方式進行融資。

一年前,拉塞爾曾表示,尼古拉獲得未指明戰略投資者的承諾,将保持股權不變,但那是在公司與SPAC合并股價跌破10美元之前。目前,一些關鍵投資者已經開始減持股份,包括主要汽車供應商博世集團和南韓能源和金融服務集團韓華公司。

此外,米爾頓自7月以來已出售價值3億美元的股票。之後,米爾頓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起訴,并被美國司法部指控做虛假陳述。尼古拉表示,将向米爾頓索賠因政府調查帶來的成本和損失。

米爾頓稱自己是無辜的,并要求撤銷指控。根據彭博社的資料,米爾頓目前仍是尼古拉最大的單一股東,并通過與拉塞爾共同擁有的T&M Residual實體持有股票。尼古拉曾表示,拉塞爾管理的T&M股票與公司無關。(中國經濟網 姜智文編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