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童養媳不堪丈夫毒打怒參軍,30年後成開國少将回鄉,點名見前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自古流傳下來的美德,追求獨立自主更是近代以來從未停止過的口号。在近代中國争取獨立、反抗侵略的鬥争中,随着女性思想的解放,也湧現出一大批具有豪邁英勇氣概的女子,她們的能力并不比男子差。

童養媳不堪丈夫毒打怒參軍,30年後成開國少将回鄉,點名見前夫

在1955年的開國授銜儀式上,有一個人值得引起注意,她是那群縱橫馳騁沙場的衆多将領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她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将軍,她的名字叫做李貞,盡管她聲名在外,但她的事迹幾乎無人知道。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巾帼不讓須眉的女将軍曾是童養媳出生,曾被丈夫打罵不堪。

李貞1908年出生在湖南浏陽的一個貧困家庭,在她之前,家裡面已經有四個女兒了,當時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比較嚴重,而她的出生無疑都讓父母感到失望,她的父親連名字都沒有給她取,在之後的近二十年的光陰中,她被人稱為“旦妹子”。家裡孩子年幼,勞動力隻有父親一人,而這個家僅靠着從地主那裡租來的一畝三分地勉強度日,十分貧苦。

童養媳不堪丈夫毒打怒參軍,30年後成開國少将回鄉,點名見前夫

1914年,家裡的情況已經養不起那麼多的孩子了,李貞的父母便決定把尚且年幼的李貞送人。就這樣,年僅6歲的李貞被母親送到一戶姓古的地主家中。那個時代,童養媳的陋習還沒有整改,把幾歲的女兒送到别人家,無疑就是去給别人當童養媳,而童養媳的身份和舊社會的下等傭人一樣,處于最底層,絲毫沒有人權可言。

李貞到了古家之後被迫攬下洗衣做飯、砍柴帶孩子的工作,還要忍受婆家人的謾罵、丈夫的虐待。1924年,看到李貞已經十六歲的古家婆婆,匆忙地為李貞和她的丈夫舉行了舊式婚禮,然而,先前十年的丫鬟生活僅僅是一個開始,再結婚之後,她的丈夫對她更加肆無忌憚的拳打腳踢,在她丈夫看來,他和李貞已經成婚了,對她怎樣都是名正言順的。

這樣的悲慘生活一直持續到1926年出現了轉機。全國婦女解放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李貞早就對自己的生活充滿了厭惡,對自由的渴望與打破束縛的決心,1927年她加入了我黨。李貞對于革命運動表現得非常積極,對于組織下達的任務幹勁十足。1927年“四一二”政變的發動,使得大批從事革命事業的人員遭到通緝迫害,李貞也在被通緝之列。

童養媳不堪丈夫毒打怒參軍,30年後成開國少将回鄉,點名見前夫

而古家人怕被李貞給牽連,寫了一封休書,與李貞斷絕了關系。在看到這封休書的李貞無疑是興奮的,整整十四年的悲慘生活終于結束,自己獲得了自由,可以大膽地投入革命事業當中。在為革命事業努力奮鬥的過程中,一位叫做張啟龍的人闖入了李貞的生活。張啟龍是李貞所在組織的上司,身份的差距讓兩人雖然互相愛慕,但終究說不出口。

直到1928年,張啟龍被國民黨抓捕,李貞扮演新娘子,帶着人和槍支彈藥營救了張啟龍。這件事後,在衆人的撮合之下,李貞和張啟龍結婚了。他們的愛情既甜蜜又辛酸,不過幸運的是,1929年李貞懷孕了,這無疑讓夫婦兩人的感情更進一步,然而,意外卻出現了。有一次,李貞所帶領的遊擊隊被敵軍圍剿,他們被逼到山崖,彈盡糧絕,而李貞等人面對敵人絕不屈服,毅然選擇跳下山崖。

童養媳不堪丈夫毒打怒參軍,30年後成開國少将回鄉,點名見前夫

等到李貞再次有意識時,她正被山崖上的一根樹枝勾住,而其他的戰友均掉落山崖而死。此時的李貞已經懷孕四個多月了,孩子有沒能保住。後來丈夫和她離了婚,這對于李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此後的李貞,一心為革命,兒女情長被她抛之腦後。直到1934年,在湘西地區擔任省軍區組織部長的李貞,在陳琮英的介紹下,她逐漸與甘泗淇熟悉。

甘泗淇的博學多才讓李貞自慚形穢,而甘泗淇也欣賞李貞英勇果敢。之後,在衆人的撮合下,李貞和甘泗淇于1935年結為夫婦。共同的理想信念,讓他們二人成為部隊的一段佳話。在這背後也有不少的心酸與苦淚。長征途中,李貞高燒不止時,甘泗淇把他最為貴重的鋼筆換了藥,讓李貞退了高燒;懷孕的李貞在過草地時,不幸早産,而孩子也因為先天虛弱,出生十幾天後便早早夭折。

童養媳不堪丈夫毒打怒參軍,30年後成開國少将回鄉,點名見前夫

自此,李貞本人由于産後的虛弱,病重的侵襲,終身無法懷孕。長征結束後的夫婦兩人,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事業當中,立下無數功勞。雖然他們兩人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但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夫婦倆收養了二十多個烈士遺孤。他們的愛情正如甘泗淇對衆人所說的那樣,他要的不是孩子,而是夫妻。

1957年,已經是少将軍的李貞回到老家,也去見了見自己昔日的婆家人,古家衆人面對李貞自然是難堪的,畢竟曾經那麼對待李貞,而李貞對他們确實十分包容,還叮囑古家的孩子要好好學習,知識才能命運。1990年,82歲的李貞由于病重,在北京赫然長逝。

在面對曾對她拳打腳踢的古家人時,李貞沒有選擇報複,而是一笑了之,足可以看出她心胸的遼闊;李貞對待革命事業不屈不撓、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人們尊敬;盡管李貞與丈夫甘泗淇終身都沒有親生的孩子,但屬于他們的事迹和英名将被後世經久傳唱。

參考資料:

《易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