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開CDP的神秘面紗

近幾年,備份市場上不斷聽到 CDP (Continues Data Protection) 聲音,為什麼CDP這麼重要?為什麼CDP可以彌補傳統備份的不足?CDP到底是什麼,有什麼迷人且特殊的技術?接下來的章節,我們将為您揭開CDP的神秘面紗,了解什麼是CDP技術。

<b>為什麼需要</b><b>CDP</b>

傳統的備份方式着重在保護大量、多樣的儲存資料,是以目前市場上針對實時性、快速性、不間斷性的強烈備份功能需求,傳統的備份解決方案已經無法完全滿足,是以CDP的技術就在大家的期盼中誕生了。

如上所述,傳統的備份解決方案,通常在提供企業一個資料保護的基準點(Baseline)。一個好的備份解決方案必須具備幾個要項,例如:跨平台、支援多種資料庫、支援多種儲存裝置(NAS/Storage)、支援多種備份環境(SAN/LAN)。也正是因為這樣,傳統的備份解決方案被設定在提供、并保證符合上述功能需求,而在着重滿足多樣備份環境及備份标的的前提下,複原的時間長短則成為不得已被漠視的犧牲者。

一個傳統的備份所要保護的資料量,小則以 Mega/Giga 機關計算,大則以 Tera/Peta 機關計算。在此條件下,每個備份工作時間都是以小時為計算機關。但有些企業(例如銀行業)的線上交易 B2B/B2C 需求會精細到分、秒。單一的傳統備份已經無法滿足他們對于資料保護的急迫需求,7x24 不中斷的系統服務也是他們IT服務的最高指導原則,CDP已然成為備份市場新一代的救星。

<b>什麼是</b><b>CDP</b>

CDP (Continues Data Protection) 翻譯成「<b>連續性資料保護</b>」,講到CDP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所對的 True CDP 及 Near CDP。這兩個技術決定了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 及 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時間長短。簡單來講,True CDP 才是真正能夠幫助企業降低資料損失所帶來的營運風險,也是縮短 RTO/RPO 時間區間的最佳解決方案。

至于什麼是 RTO 及 RPO 呢?舉例來說,若有資料庫伺服器在中午12點發生狀況,無法繼續提供系統服務。RTO 是指「在現有的資源條件下,企業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将資料庫伺服器(或是準備另一台可提供相同服務的裝置),回複到中午12點之前的可用狀态」;RPO 則是指「企業能夠将資料回複到哪個備份時間點」,早上11點?還是淩晨三點?

<b>以快照為技術基礎的</b><b>Near CDP</b>

普遍 Near CDP 使用的技術就是 Snapshot,也就是業界俗稱的「快照」。但快照為什麼定義成為 Near CDP,而不是 True CDP 呢?原因在于快照将重點放在 SPIT (Specific Point in Time),亦即「以時間區塊進行資料保護、備份」。因為快照普遍都以時間做為動作的觸發點,每5分鐘或每1分鐘做一次快照。不過在這樣的技術之下,快照雖然保護了資料,但卻耗用了太多的系統資源,以緻于在這個技術底下,系統無法承受間隔時間太短、太頻繁的快照動作,進行快照的時候,也會出現資料服務暫停響應的副作用。另外,快照以時間區隔(Interval)來做條件,無法主動對資料交易做出判斷,是以使用快照技術的CDP,因着上述諸多的問題,隻能被定義為 Near CDP。

<b>真正可靠的</b><b>True CDP</b>

True CDP 透過獨特的技術,可以針對被保護的對象,實時并完整的撷取到所要保護的資料交易,并且立即将資料異動處記錄下來,做為日後複原使用。True CDP 所針對的重點在于 APIT (Any Point in Time),亦即「每一筆、每一個時間點所發生的資料交易行為,都會被CDP完整的紀錄下來,并以時間戳記 (Time Stamp)做為記錄的索引,確定所有的資料都被立即且完整的儲存」。True CDP 因為這樣技術的先進,每家廠商所使用的方法不盡相同,但原理都基本一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