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D 2.0——廠商與山寨的碰撞

因為奧運會的緣故,年底的技術大會紮堆,上周趕了兩個技術會議的尾巴——WinHEC和SD 2.0都是最後一天才去。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學習重要,但是客戶似乎更重要……WinHEC我會有另外的文章來說,的确很精彩。

本來計劃參加SD 2.0周五和周六的會議,周五想聽的課都計劃好了——Google API和Map,還有雲風的記憶體、周偉明的多核。Google技術專場裡的一個看點就是栾躍老大,想聽聽這個當年将微軟開發流程如庖丁解牛般剖析過的牛人,是如何向大家忽悠Google API的。不過,臨時要去客戶那裡拜訪,一切泡湯。

周六早晨早起,根據某不知名GPS指引的近路,從家裡到九華,路上很順利,不過還是跑到了十五區,注冊完後,又想當然地去了二層(TechEd之前的會場在二層),耽誤了二十分鐘,到了會場去聽iPhone的課程。平心而論,現場效果一般,不過我不認為是兩位開發者技術的問題,可能是比較少講現場,加上現場比較大,與聽衆互動比較困難,是以現場效果不好。我問了李亮一個很細節的問題,關于Muti-Touch,他回答的很好,是以我覺得兩位以後多曆練自己的現場講演,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下午實在無法忍受贊助商不着邊際的忽悠,偶然跑到隔壁去聽錢宏武的課。說實話,當時錢宏武在講Linux+MySQL的Web性能優化,我這輩子估計也不會用着兩種技術,吸引我的是那種氣場。會場裡每個人的頭都是伸着的,眼睛都是瞪着的,不可否認,老錢的技術功底是原動力,而演講的氣勢則是吸引一屋子人的原因。

當老錢講到第一次産品更新時汗透襯衣的經曆,我恍然覺得自己所在不是SD 2.0的會場,而是水泊梁山的聚義廳。一幫在刀尖上摸爬滾打過來的好漢終于可以在這裡松一口氣,分享自己在江湖上“殺人越貨”的經驗了。老錢的确有那種天煞星的氣勢,而且将自己經驗總結得絲絲入扣,可見是下了不少功夫。加上一口一個“哥們”,完全颠覆了程式員那種白面書生的傳統形象。

Google Android的壓軸戲為廠商方面扳回了不少比分,聽完課程之後,第一個感覺Google太像微軟了,從Slides到演講風格,甚至延伸到技術領域,Android也是在Linux之上封裝了一個Framework層。總之很成功的演講,如果沒有對Windows的嘲弄就更好了,畢竟很多Windows程式員對Android沒有惡意,畢竟大家用了某種作業系統不是罪過,隻是習慣。

好了,總結一下,SD 2.0的最後一天,可以打80分。CSDN畢竟是一個本土的程式員社群,用現在通用的話來說“山寨”。比起廠商組織的技術會議,SD 2.0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在一個會場裡聽到不同技術的聲音,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CSDN應該更多突出山寨特色,多請一些錢宏武這樣的好漢來講講他們的實際開發經驗。比如iPhone的開發者,在廠商對中國開發者并不熱心的背景下,“山寨”開發者們很好的彌補了廠商的技術盲點,這是SD 2.0的貢獻,至于初次上台的經驗不足,我覺得是瑕不掩瑜。在“山寨”這個部分,SD 2.0其實可以到90分的。

下邊來說廠商,贊助商課程是我比較不滿意的地方,我也知道如果沒有贊助商,就不會有這樣一次技術會議,但是組織者應該對贊助商課程進行必要的稽核。某些贊助商的課程是由市場部門來講,不但與開發者距離太遠,而且講師對PPT也不熟悉,經常要在台上想。Google同樣是贊助商,但是講課的都是一些技術人員,這樣的話,不但可以讓聽衆得到第一手的資訊,而且還可以了解很多聽衆的回報,一舉多得。

本文轉自馬甯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aawolf/archive/2008/12/09/1351122.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