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随想--寫牛B的代碼

1:寫不易出錯的代碼

第一次聽說“寫明顯沒有什麼錯誤的代碼”時,我覺得這個說法很新鮮,讓我記憶深刻。其他的很多觀點聽得我耳朵生繭,基本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明顯沒有什麼錯了的代碼肯定是思路清晰、很容易了解的。而要做到這點很難,牛人才能寫出牛叉的代碼,要做到這一點要有足夠的閱曆和實戰,隻能當做目标啦,哪天也和雲風一樣:今天完成了XX功能,代碼明顯沒有什麼錯誤。現在還不知道明顯沒有什麼錯誤的代碼是怎麼樣的,但我知道很多代碼讓我半天不知所雲。如從類名和方法名看不出其職能;變量命名讓人蛋疼;不對參數做任何驗證;參數到處都是都是基本類型;方法參數十幾個;一個方法幾屏;不能适應半點變化的方法;要麼沒有注釋,要麼一堆廢話;排版稀爛。這些都是不好了解,半天找不到問題的代碼,也是容易出錯的代碼。

2:寫容易查錯的代碼

一直想寫很幹淨的代碼,代碼除了功能沒有多餘的代碼,但是代碼必須有日志,如果代碼沒有日志,要是出錯了,查錯肯定很麻煩,有時候真的是無從下手,一個功能涉及到一堆的子產品,要想很快的定位錯誤,就必須記好日志。越清楚越好,程式執行到哪一步,目前的狀态最好都要記下來,日志不在多,清楚記錄有效的日志非常重要,過多無效的日志不友善檢視,而且對于快速定位錯誤的位置沒有任何幫助。如果日志都記錄在文本檔案中,最好能寫一個分析日志的工具。可能是我寫的和維護的代碼太容易出錯了,個人覺得記好日志真他媽重要。一看到日志就能知道出了什麼問題那不是一般的爽,當然聽說又出問題了讓人郁悶。我以前所在的一家公司記錄日志的方式是在很多類中都定義一個int類型的成員變量,每隔幾行讓它自增1,将這個值記錄起來,當出錯了就能大緻估計是哪幾行出錯了。這種方法雖然有點蹩腳,代碼中到處是這個變量,但的确能幫助我們快速定位錯誤的位置,日志的作用就是儲存案發現場,隻有記錄犯罪分子作案的過程才能更好的抓住它。

3:寫擴充性好的代碼

“今天說要這樣,明天說要那樣,在上線的前一天說:還是覺得開始的做法是最好的”。而我們程式員總是為這種人2B的想法買單。寫擴充性好的代碼真的就是不僅要滿足需求還要超越需求。我們到處可以聽到這樣的口号,當然很多情況下是這樣的人自己都不知道需求是什麼。最讓人無語的是菜鳥提需求,我來實作。殺了我吧。但現實是殺了我之前我先要滿足他的需求。當這種需求像滔滔江水綿延不絕的襲來時,我想到了四個字:生不如死。既然死不了,生活還得繼續。代碼還是要做到超越需求(你說這世界對程式員要求怎麼就這麼高呢),要做到這點難啊,我們是幫别人實作夢想的開拓者。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現實是殘酷的,代碼必須是擴充性好的。當然這裡所說都是人為因素。

還有就是項目的需求本來就是變化的,或者說你現在完成的是一期,還有二期,三期......,你在做的時候就必須考慮這些情況,不要把代碼寫死。我以前總是想:這個可能以後不會變化,可以寫死,少一個參數,少一個變量性能會更好寫。其實性能的提升相當于一個千萬富翁突然多了幾毛錢。但是要是以後需求變了,你就得改寫代碼,還得擔心是否會出問題。有時候我就有點怕重構,就怕一個好的功能,被重構壞了,當然也和時間緊,測試不專業有關。寫擴充性好的代碼别在乎所謂的那點性能,那真的就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一個項目維護時間久了,發現那些本來看是不變的很多都變了,而代碼也被改了很多次,每一次修改就要做一堆本來沒有必要的事情(修改代碼,寫測試說明,送測,協調上線,而這些溝通時間也不少,真叫一個低效浪費時間),如果能考慮到可能發生的變化,寫好代碼,效率會高很多,這一點就能展現高手和菜鳥的差別。

4:寫高性能的代碼

這是我一直渴望的(我當然也會說是我還沒有做到的)。我覺得要寫出高效的代碼首先要非常明白你要實作的功能,将功能分析得很透徹,你找到了解決方案,回想你的實作,如果你的思路非常清晰,你就大緻知道每一步是否夠好,大緻知道你的代碼是否高效,或者更進一步說,你确定這就是最優解;如果功能實作了,但是你對自己實作的功能不是很了解,記憶模糊,那肯定不是最優解,你肯定會對自己不是很清楚的代碼不放心(我經常是這樣),就别談性能,是否正确都待定。很多高效的代碼都很簡潔,容易了解,而有些代碼總讓人看起來很郁悶,如一堆看起來類似的代碼實作一個很簡單的功能。用數組和一個循環經常能将這樣的代碼簡化,讓你輕松實作簡潔容易了解的代碼,或許它不是最高效的。82法則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對影響系統性能的20%的代碼進行優化,而不應對其他的80%的代碼耿耿于懷。20%影響性能的代碼應注重性能進行優化,而其他80%則更多應該考慮了解性,擴充性等。

高手的代碼特點有很多,很多優點是并存的。上面隻是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四點。

順便說一句:蛋扯多了才能扯得更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