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憨頭憨腦,怼完皇帝怼同僚還能全身而退的隻有他了吧?

憨頭憨腦,怼完皇帝怼同僚還能全身而退的隻有他了吧?

無論你是亂世枭雄也好,一代英豪也罷,總會有把事情搞砸或被人唾棄的時候。畢竟人無完人,曾國藩也不例外。

怼皇帝

在鹹豐帝上任時,曾國藩對這位年輕的皇帝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他以為,新皇帝既然振作有為,肯定會采納他的建議。于是他滿懷赤誠,盡忠竭能,先後上了《應诏陳言書》《議汰兵疏》《備陳民間疾苦疏》《平銀價疏》等諸多奏折。

結果呢?這位少年皇帝,對于這些奏折,他草草讀了一遍就給扔進廢紙簍了。曾國藩氣的直接給友人寫信抱怨,直言:每念及茲,可為憤懑。

憨頭憨腦,怼完皇帝怼同僚還能全身而退的隻有他了吧?

就在太平軍起,席卷廣西之時,曾國藩再也忍不了了。在想要挽救大清帝國強烈的責任感支配下,曾國藩直接上書怼皇帝。

他在《敬呈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直指鹹豐皇帝的三個缺點:

1:見小不見大,小事精明,大事糊塗;

2:徒尚文飾,不求實際;

3:剛愎自用,飾非拒谏,出爾反爾,自食其言。

曾國藩原本是希望自己的這道奏折能起到當頭棒喝的作用,使皇帝幡然醒悟。沒想到鹹豐皇帝上谕直接駁回了曾國藩的指責。

從這件事起,鹹豐皇帝對曾國藩心存芥蒂,不信任曾國藩,對他的防備心特重。

憨頭憨腦,怼完皇帝怼同僚還能全身而退的隻有他了吧?

怼同僚

怼完皇帝之後,曾國藩還繼續怼同僚,而且怼的還是有大名大位的權重之臣。

比如琦善和賽尚阿,這兩個權臣都有罪,但因其權勢沒人敢動他們。

這時曾國藩看不下去了,他認為有罪就得治,管他是誰。由于曾國藩“詞氣抗厲”,“四坐為之悚動”,鹹豐皇帝也不得不按照曾國藩的意見來辦。

這件事之後,所有的京城當官的,見到曾國藩就繞路走,都在背後诋毀他,不與他同席,看他坐下來了,所有人都走開。因為曾國藩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官官相護”的潛規則。

他在官場上的處境愈益孤立。“諸公貴人見之或引避,至不同席。”一時間,曾國藩幾乎成了京師人人唾罵的對象。

憨頭憨腦,怼完皇帝怼同僚還能全身而退的隻有他了吧?

曾國藩後來反思到,在官場之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臉腫,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個性、脾氣、氣質、風格上的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經過反複放電影,他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緻命弱點: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蠻幹、一味剛強。曾國藩終于認識到,所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江河是以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

所謂“大柔非柔,至剛無剛”。隻有海納百川,藏污納垢,才能調動各方面的力量,達到勝利的彼岸。

憨頭憨腦,怼完皇帝怼同僚還能全身而退的隻有他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