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研究人員質疑電子煙會改變DNA的說法

藍洞新消費報道,12月23日消息,據外電報道,一組科學家報告說,使用電子煙與類似于吸煙的 DNA 損傷有關。然而,未參與該研究的研究人員 Caitlin Notley 和 Konstantinos Farsalinos 最近在 The Conversation 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讨論了該研究的局限性。

研究人員質疑電子煙會改變DNA的說法

「這項研究招募了相對較少的人,他們不能代表人口。并且它沒有考慮可能影響測量的其他生活習慣,例如飲酒。」具有公共衛生和成瘾研究背景的科學家寫道。

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上的 DNA 研究将電子煙者與吸煙者和沒有電子煙或吸煙史的人的白細胞中的基因表達進行了比較。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矶凱克醫學院的科學家們發現,在電子煙和吸煙者中,與細胞呼吸和免疫相關的基因表達失調。然而,與電子煙者相比,吸煙者中受影響基因的數量要高幾倍。

研究負責人 Ahmad Besaratinia 教授說:我們的研究首次調查了成年電子煙使用者使用電子煙的生物學影響,同時考慮了他們過去的吸煙暴露情況。我們的資料表明,電子煙與吸煙非常相似,與線粒體基因失調以及參與免疫和發炎反應的分子通路的破壞有關,這些通路控制着健康與疾病狀态。

Farsalinos 和 Notley 指出,盡管報告的 DNA 變化可能代表疾病的風險因素,但該研究并未測量電子煙對疾病流行的任何直接影響。他們警告說,這可能會被媒體誤解,并偏離使用電子煙作為克服煙草成瘾工具的好處。根據複雜的研究向公衆報道聳人聽聞的标題是不負責任的,這些研究實際上并未顯示出任何現實世界的危害。特别是與吸煙對健康的巨大危害相比。

另一方面,根據 Besaratinia 的說法,還有證據表明電子煙可以成為尼古丁消費的入口,尤其是在青少年中。「鑒于電子煙在年輕不吸煙者中的流行,我們的發現将對監管機構具有重要意義。」他說。「為了保護公衆健康,這些機構迫切需要科學證據來為電子煙的制造、分銷和營銷監管提供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