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急不可耐!拜登又給車企布置新作業

撰文/ 張 鷗

編輯/ 塗彥平

設計/ 師玉超

來源/華盛頓日報 作者:Timothy Puko & Katy Stech Ferek

美國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環境保護局(EPA)釋出了拟定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溫室氣體排放新規則。内容顯示,從2023年開始,利用清潔汽車技術的進步為美國人帶來1900億美元(1.2萬億元人民币)的淨收益,包括減少氣候污染、改善公共健康以及為司機節省油費。

汽車制造商必須在2026年之前達到轎車和輕型卡車的車隊平均每加侖燃油行駛55英裡(88.5公裡),高于特朗普政府為該年設定的43英裡(69.2公裡)的标準。目前2021年的車隊裡程标準是40英裡(64.3公裡)。

溫室氣體排放

環保局說,更高的标準将遏制來自交通領域的污染,而交通領域是美國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源。2019年,占到了美國溫室氣體排放的29%,是燃料燃燒産生的二氧化碳的最大來源,并超過了發電和工業營運産生的排放。而乘用車和卡車則是交通領域的最大主體,占全國所有排放量的六分之一以上。

根據聯邦資料,該部門的二氧化碳(最豐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自1990年以來增加了24%。

環保局表示,根據政府對未來燃料價格的估計,新規則将為所有美國司機在2050年前節省2100億美元至4200億美元(13380億至26760億元人民币)的燃料成本。

盡管清潔車輛的購買價格将會更高,但如果衡量車輛使用壽命的話,從2026年開始每個使用者仍然能夠節省約1000美元(6371元人民币)。

在環保局總部外舉行的簽字儀式上,環保局局長邁克爾·瑞根(Michael Regan)說道:“我們正在制定強有力的、嚴格的标準,将積極減少危害人類和地球的污染,同時也為家庭節省開支。”

急不可耐!拜登又給車企布置新作業

合理性

Stellantis的發言人埃裡克·梅恩(Eric Mayne)認為環保局的公告“強調了制定一套補充政策的緊迫性,包括車輛購買激勵措施、制造業刺激措施和建立全國性的充電基礎設施。其目的為推動市場轉變”。

代表大多數消費者和汽車制造商的“汽車創新聯盟”總裁約翰·博澤拉(John Bozzella)稱該計劃是“積極的”。但要達到标準,“無疑需要頒布支援性的政府政策——包括消費者激勵措施、增加大量的基礎設施、車隊要求以及對美國制造業和供應鍊發展的支援。”

環保局說,此次釋出的标準是美國有史以來為輕型車輛部門制定的最雄心勃勃的溫室氣體車輛排放标準。它們基于合理的科學,并以對目前和未來技術的嚴格評估為基礎,其支援性分析表明這些标準是可以實作的,也是負擔得起的。

并且,他們很顯然認為雖然這些标準看上去時間緊迫,但汽車制造商有足夠的準備時間,以合理的成本來遵守。環保局的分析表明,制造商可以遵守最終标準,并适度增加進入車隊的電動汽車的數量。

每加侖55英裡,其實相當于在現實中走走停停地駕駛的情況下,每加侖40英裡。

預計到2026年,如果電動汽車的銷售量達到17%左右,并且更廣泛地采用目前可用的先進汽油發動機和車輛技術,就可以達到最終标準。

急不可耐!拜登又給車企布置新作業

可行性

這一方案限制了車企在如何核算其車隊的排放方面的靈活性。從理論上講,這能更快地減少污染。不過也使得這些公司更難遵守規定。

汽車制造商認為,更強硬的規則可能會提高前期成本,進而阻礙消費者采用零排放的汽車和卡車。

“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這就是未來。如果你想保持競争力,就必須這樣做。”塞拉俱樂部主席拉蒙·克魯茲(Ramón Cruz)說。塞拉俱樂部是美國曆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草根環境組織。

邁克爾·瑞根告訴記者,分析表明,即使沒有國會提供更多的聯邦資金,該行業也能遵守規定。環保人士指出了行業趨勢,稱即使公司對新規則的确切範圍不滿意,他們也可能朝這個方向發展。

不過,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稱,美國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熱情一直稍顯溫吞,今年電動汽車的銷量将占到新車銷量的3%至4%。

而消費者對電力耗盡的焦慮和充電站的稀缺是電動汽車廣泛采用的主要障礙。電動汽車的價格通常高于類似的汽油動力車型,而且可供選擇的車型較少,盡管車企們都正在擴大其産品範圍。

急不可耐!拜登又給車企布置新作業

政策推動交通電氣化

拜登的新方案有效地恢複了奧巴馬政府的規則,這些規則在前總統特朗普時期有所放松。特朗普時代的規則将一直有效到2022年的車型,但在下一年,汽車車隊就必須将效率提高9.8%。此後,這些标準将每年增加5%至10%,直到2026年達到每加侖55英裡。

交通電氣化的目标已經是全球性大方向。今年秋天拜登政府頒布的1萬億美元基礎設施法案中包括了部署全國充電站網絡的資金以及對于購買電動汽車的補助。

華盛頓特區研究公司阿特拉斯公共政策公司表示,50億美元的支出增長比政府機構,公用事業和各州迄今為止在充電基礎設施上的總支出還要多。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早前簽署的基礎設施法案可能正面臨失敗——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作為關鍵的搖擺票,上周末聲稱他将反對該法案。

拜登持續不斷地在嘗試制定更嚴格的規則,也凸顯了想要努力從政策上推動美國追趕中國的心,畢竟中國是電池和電動汽車的世界上司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