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從南北戰争中脫身,逐漸恢複經濟,并且一步步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時,一批批優秀的企業家誕生了。鐵路巨頭範德比爾特,石油霸主洛克菲勒……他們為美國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鐵路讓美國的物資和人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運;煤油讓整個美國的夜晚不再黑暗。美國的發展速度就像狂奔的列車一樣,迅速超越一衆老牌強國,就像煤油燈一樣,在近代曆史上,指引着其他國家。

圖一:鐵路大亨範德比爾特
圖二:洛克菲勒的照片
安德魯·卡内基這位日後的美國鋼鐵巨頭,也和範德比爾特,洛克菲勒一樣,出生貧寒,依靠白手起家,成為行業巨頭。但與後兩者不同的是,安德魯·卡内基有一位自己的人生導師,并且幫助他一步步建立起了屬于他自己的事業。這位導師就是範德比爾特的最大競争對手——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的擁有者:托馬斯·斯科特。
托馬斯·斯科特或許想不到,這位被他發掘出來,12歲就在他的公司裡工作的年輕人,會為給他複仇而建立起了一個全新的帝國。在美國曆史上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足以和範德比爾特,洛克菲勒齊名,實作他未曾實作的夢想。
圖三:安德魯·卡内基的照片
圖四:安德魯·卡内基小時候的照片的照片
12歲的時候,安德魯·卡内基便開始在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工作。并且成為了家庭的支柱。由于年齡以及工作經驗的問題,他隻負責跑腿,就是在幫助在辦公室之間不斷傳遞信件和電報。由于其出色的工作表現,深受當時年輕的托馬斯·斯科特的喜愛。
很快,安德魯·卡内基便成為了托馬斯·斯科特的私人助理,幫助他打理公司的大小事務。可以說,相比于其他的行業巨頭白手起家的經曆,他的起步可以說是相當輕松了。但是,較為輕松的起步并沒有削弱他的才能。24歲那年,他成為了賓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的經理,負責鐵路的擴建項目。放在現在,這無疑是令人豔羨的。安德魯·卡内基深知他能夠年紀輕就坐在了經理的位子上,是因為他被他的導師托馬斯·斯科特寄予厚望,希望安德魯卡内基能夠幫助他擊敗對手,成為鐵路之王。
當你的導師對你充滿信心時,你應該對自己更有信心。不僅因為你不能辜負他人對你的期望,更是因為你自己有着某種天賦與能力尚未被發掘出來。你必須跳出舒适圈,沖破阻礙提升自我。很快,安德魯卡内基便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困難之一——橫跨密西西比河的大橋建設。
在當時,由于技術的原因,許多跨越密西西比河的鐵路大橋在建設或者設計時,就出現了問題,或許是因為設計原因,或許是因為建築材料的不達标。總之,但是成功者寥寥無幾。也正是以,誰成功建設了大橋,誰就将自己的鐵路鋪設到西部,誰就能夠成為鐵路之王。安德魯·卡内基作為托馬斯·斯科特最值得信賴的人,也就承擔起了這個項目。但是,他并不懂大橋建設。他的大橋設計師給的幾種方案,都不能夠完全滿足設計需求。當時,橋仍然依靠木頭,或者用石頭來砌。但要麼強度不足,要麼原材料使用量過大,會嚴重産出預算。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卡内基找到了解決方法:在路上,他看到一位鐵匠正在鍛造。當時由于生産技術的落後,鋼的生産成本極高,隻能用于小的物品比如刀叉。安德魯·卡内基尋找了各種生産鋼鐵的方法,拜訪了各地的化學家。而一位來自英國的工程師貝塞麥發明了一種全新的生産鋼鐵的工藝,将一根鋼軌的生産時間由兩周縮短到15分鐘。卡内基想到,既然鐵的強度不夠,那麼就用鋼來建造這座橋。很快,在密西西比河上,一座全新的大橋開工了。但是,由于鋼極高的價格讓大橋的建設費用遠遠超過了預算。資金已經用盡,貨款仍然未傳遞,鋼材供應商停止了原材料的供應,安德魯·卡内基的鋼鐵大橋的建設不得不陷入了停滞。
圖五:英國冶金學家貝塞麥的冶金設施
托馬斯·斯科特選擇 安德魯·卡内基必然有他自己的原因。他知道一個成功的人,必須要有能夠跨越時代的遠見。除此之外,還得敢于冒險,甚至賭上自己的事業。在這場賭博中,要保持住耐心,堅持不懈,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家。安德魯·卡内基堅信自己看到了未來,鋼鐵才是完美的建造材料。如果是普通人,面對兩難的境地和巨大的壓力,肯定會失敗。而安德魯·卡内基面對恐懼時決定向投資者求助。而正是投資者們的資金挽救了安德魯·卡内基和他的大橋。
在他33歲的時候,密西西比河上第一座鋼鐵大橋——聖路易斯大橋建設完成。但建設完成并沒有快速讓公衆接受,人們質疑聖路易斯大橋的承載能力。為了打消公衆的顧慮,安德魯·卡内基決心采用一種當時流傳非常廣的流言——大象不會踏上有危險的建築,來證明這座大橋。很顯然,他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座公路鐵路兩用大橋就這麼誕生了。從此,在世界各地,各式各樣的鋼結構大橋被快速建設,連接配接更多的公路與鐵路,很大程度上友善了各地的交通。
圖六:美國聖路易斯大橋
聖路易斯大橋的成功讓托馬斯·斯科特擁有了和範德比爾特競争的實力,也讓安德魯·卡内基看到了商機。他意識到未來美國的鋼鐵會有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在鐵路建設方面。如果能夠擴大生産規模,降低售價,那麼他将有能力統治整個新興的鋼鐵行業。此時,托馬斯·斯科特也非常慷慨,将相當于現在整整2100萬美元的資金資助給安德魯·卡内基,以支援他自己的第一個大型煉鋼廠的建設。建設完成時,其日産量達到了225噸每天。這個數字足以滿足鐵路公司的需求,并且物美價廉。
這個時候,安德魯·卡内基的導師托馬斯·斯科特的鐵路公司遭到了洛克菲勒的嚴重打擊,公司破産,托馬斯·斯科特從此一蹶不振,在窮困潦倒中去世。導師的去世使得安德魯·卡内基深受打擊,他決定向這位美國首富發起複仇行動。而當時,由于洛克菲勒成功打敗了鐵路運輸行業。大量的鐵路公司破産,勞工失業,整個鐵路運輸行業陷入了停滞。而安德魯·卡内基,這位為鐵路運輸行業提供鋼材的供應商,也是以陷入了困境。
但很快他也像洛克菲勒一樣,成功從變化的事物中,看到了商機。他注意到,由于大量的失業,勞工們不得不湧進芝加哥等大都市以尋求工作。租房需求激增,城市的擴建是以開始。安德魯·卡内基則抓住機會,向住房建築商提供大量優質且廉價的鋼鐵。短短數年時間,芝加哥多了10萬幢大樓大廈。可以說,現代的美國是用安德魯·卡内基的鋼鐵建設而成的。
圖七 芝加哥的建築,有一些仍然還用着卡内基的鋼鐵
安德魯·卡内基的複仇計劃讓他漸漸變得貪婪,他認為隻有超越洛克菲勒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才能夠為他的導師托馬斯·斯科特複仇,而他後面一系列的行為,雖然漸漸富有,但名譽卻受到了不可逆轉的損害。
與同時期的美國夢實作者一樣,幼年就表現出非凡的頭腦,依靠自己的努力與慧眼,在各自的行業起起伏伏,最終成為了各自領域無可争辯的霸主。差別在于,安德魯·卡内基有一位伯樂,給予他機會能夠在鋼鐵領域大有作為。而範德比爾特和洛克菲勒都是白手起家。
與其他兩位不同,安德魯卡内基有着遠超過他們的優良名聲。他被世人授予"美國慈善事業之父"的頭銜。南福克壩的潰壩造成的大量死亡讓他覺得自己有罪,于是他開始再捐款數百萬美元用于約翰斯敦的重建。此外,他還捐款修建了大量的圖書館和音樂廳,比如著名的卡内基音樂廳,還有世界著名大學——卡内基梅隆大學。除此之外,當時他主要想通過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企業家來為他的導師複仇。且不說這麼做是否是為自己,但是少可以看出安德魯·卡内基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企業家。
既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他想要提高利潤,隻能降低勞工工資,延長工作時間。但他又不想做這個壞人,以損壞自己的名聲,于是他就請他後來的一位合作夥伴——聲名狼藉的亨利·弗裡克來替他做這些肮髒的勾當。從這方面來講,又有些虛僞。這也符合曆史人物特點的普遍規律。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懷着一顆敬仰的心,去看待他,學習他的重情義與善良;但同時,也要對他的虛僞,為了提高利潤而不擇手段的殘忍。
圖八 卡内基梅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