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从南北战争中脱身,逐步恢复经济,并且一步步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时,一批批优秀的企业家诞生了。铁路巨头范德比尔特,石油霸主洛克菲勒……他们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铁路让美国的物资和人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运;煤油让整个美国的夜晚不再黑暗。美国的发展速度就像狂奔的列车一样,迅速超越一众老牌强国,就像煤油灯一样,在近代历史上,指引着其他国家。

图一: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
图二:洛克菲勒的照片
安德鲁·卡内基这位日后的美国钢铁巨头,也和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一样,出生贫寒,依靠白手起家,成为行业巨头。但与后两者不同的是,安德鲁·卡内基有一位自己的人生导师,并且帮助他一步步建立起了属于他自己的事业。这位导师就是范德比尔特的最大竞争对手——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拥有者:托马斯·斯科特。
托马斯·斯科特或许想不到,这位被他发掘出来,12岁就在他的公司里工作的年轻人,会为给他复仇而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帝国。在美国历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足以和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齐名,实现他未曾实现的梦想。
图三:安德鲁·卡内基的照片
图四:安德鲁·卡内基小时候的照片的照片
12岁的时候,安德鲁·卡内基便开始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工作。并且成为了家庭的支柱。由于年龄以及工作经验的问题,他只负责跑腿,就是在帮助在办公室之间不断传递信件和电报。由于其出色的工作表现,深受当时年轻的托马斯·斯科特的喜爱。
很快,安德鲁·卡内基便成为了托马斯·斯科特的私人助理,帮助他打理公司的大小事务。可以说,相比于其他的行业巨头白手起家的经历,他的起步可以说是相当轻松了。但是,较为轻松的起步并没有削弱他的才能。24岁那年,他成为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的经理,负责铁路的扩建项目。放在现在,这无疑是令人艳羡的。安德鲁·卡内基深知他能够年纪轻就坐在了经理的位子上,是因为他被他的导师托马斯·斯科特寄予厚望,希望安德鲁卡内基能够帮助他击败对手,成为铁路之王。
当你的导师对你充满信心时,你应该对自己更有信心。不仅因为你不能辜负他人对你的期望,更是因为你自己有着某种天赋与能力尚未被发掘出来。你必须跳出舒适圈,冲破阻碍提升自我。很快,安德鲁卡内基便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困难之一——横跨密西西比河的大桥建设。
在当时,由于技术的原因,许多跨越密西西比河的铁路大桥在建设或者设计时,就出现了问题,或许是因为设计原因,或许是因为建筑材料的不达标。总之,但是成功者寥寥无几。也正因此,谁成功建设了大桥,谁就将自己的铁路铺设到西部,谁就能够成为铁路之王。安德鲁·卡内基作为托马斯·斯科特最值得信赖的人,也就承担起了这个项目。但是,他并不懂大桥建设。他的大桥设计师给的几种方案,都不能够完全满足设计需求。当时,桥仍然依靠木头,或者用石头来砌。但要么强度不足,要么原材料使用量过大,会严重产出预算。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卡内基找到了解决方法:在路上,他看到一位铁匠正在锻造。当时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钢的生产成本极高,只能用于小的物品比如刀叉。安德鲁·卡内基寻找了各种生产钢铁的方法,拜访了各地的化学家。而一位来自英国的工程师贝塞麦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生产钢铁的工艺,将一根钢轨的生产时间由两周缩短到15分钟。卡内基想到,既然铁的强度不够,那么就用钢来建造这座桥。很快,在密西西比河上,一座全新的大桥开工了。但是,由于钢极高的价格让大桥的建设费用远远超过了预算。资金已经用尽,货款仍然未交付,钢材供应商停止了原材料的供应,安德鲁·卡内基的钢铁大桥的建设不得不陷入了停滞。
图五:英国冶金学家贝塞麦的冶金设施
托马斯·斯科特选择 安德鲁·卡内基必然有他自己的原因。他知道一个成功的人,必须要有能够跨越时代的远见。除此之外,还得敢于冒险,甚至赌上自己的事业。在这场赌博中,要保持住耐心,坚持不懈,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坚信自己看到了未来,钢铁才是完美的建造材料。如果是普通人,面对两难的境地和巨大的压力,肯定会失败。而安德鲁·卡内基面对恐惧时决定向投资者求助。而正是投资者们的资金挽救了安德鲁·卡内基和他的大桥。
在他33岁的时候,密西西比河上第一座钢铁大桥——圣路易斯大桥建设完成。但建设完成并没有快速让公众接受,人们质疑圣路易斯大桥的承载能力。为了打消公众的顾虑,安德鲁·卡内基决心采用一种当时流传非常广的流言——大象不会踏上有危险的建筑,来证明这座大桥。很显然,他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就这么诞生了。从此,在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钢结构大桥被快速建设,连接更多的公路与铁路,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各地的交通。
图六:美国圣路易斯大桥
圣路易斯大桥的成功让托马斯·斯科特拥有了和范德比尔特竞争的实力,也让安德鲁·卡内基看到了商机。他意识到未来美国的钢铁会有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在铁路建设方面。如果能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售价,那么他将有能力统治整个新兴的钢铁行业。此时,托马斯·斯科特也非常慷慨,将相当于现在整整2100万美元的资金资助给安德鲁·卡内基,以支持他自己的第一个大型炼钢厂的建设。建设完成时,其日产量达到了225吨每天。这个数字足以满足铁路公司的需求,并且物美价廉。
这个时候,安德鲁·卡内基的导师托马斯·斯科特的铁路公司遭到了洛克菲勒的严重打击,公司破产,托马斯·斯科特从此一蹶不振,在穷困潦倒中去世。导师的去世使得安德鲁·卡内基深受打击,他决定向这位美国首富发起复仇行动。而当时,由于洛克菲勒成功打败了铁路运输行业。大量的铁路公司破产,工人失业,整个铁路运输行业陷入了停滞。而安德鲁·卡内基,这位为铁路运输行业提供钢材的供应商,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但很快他也像洛克菲勒一样,成功从变化的事物中,看到了商机。他注意到,由于大量的失业,工人们不得不涌进芝加哥等大都市以寻求工作。租房需求激增,城市的扩建因此开始。安德鲁·卡内基则抓住机会,向住房建筑商提供大量优质且廉价的钢铁。短短数年时间,芝加哥多了10万幢大楼大厦。可以说,现代的美国是用安德鲁·卡内基的钢铁建设而成的。
图七 芝加哥的建筑,有一些仍然还用着卡内基的钢铁
安德鲁·卡内基的复仇计划让他渐渐变得贪婪,他认为只有超越洛克菲勒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才能够为他的导师托马斯·斯科特复仇,而他后面一系列的行为,虽然渐渐富有,但名誉却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与同时期的美国梦实现者一样,幼年就表现出非凡的头脑,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慧眼,在各自的行业起起伏伏,最终成为了各自领域无可争辩的霸主。区别在于,安德鲁·卡内基有一位伯乐,给予他机会能够在钢铁领域大有作为。而范德比尔特和洛克菲勒都是白手起家。
与其他两位不同,安德鲁卡内基有着远超过他们的优良名声。他被世人授予"美国慈善事业之父"的头衔。南福克坝的溃坝造成的大量死亡让他觉得自己有罪,于是他开始再捐款数百万美元用于约翰斯敦的重建。此外,他还捐款修建了大量的图书馆和音乐厅,比如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还有世界著名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除此之外,当时他主要想通过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企业家来为他的导师复仇。且不说这么做是否是为自己,但是少可以看出安德鲁·卡内基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企业家。
既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他想要提高利润,只能降低工人工资,延长工作时间。但他又不想做这个坏人,以损坏自己的名声,于是他就请他后来的一位合作伙伴——声名狼藉的亨利·弗里克来替他做这些肮脏的勾当。从这方面来讲,又有些虚伪。这也符合历史人物特点的普遍规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怀着一颗敬仰的心,去看待他,学习他的重情义与善良;但同时,也要对他的虚伪,为了提高利润而不择手段的残忍。
图八 卡内基梅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