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星、OPPO帶頭殺價,折疊手機市場滲透率起飛

三星、OPPO帶頭殺價,折疊手機市場滲透率起飛

市場飽和、創新乏力,智能手機市場沒什麼好期待的。圍繞智能手機市場的這些負面看法,或将在不久之後被折疊機玩家改寫。

尤其是在蘋果坐穩高端冠軍,且尚未切入折疊手機市場之際,折疊手機确實有迹象成為國産安卓廠商搶占高端市場的一張門票。

三星、OPPO帶頭殺價,折疊手機市場滲透率起飛

12 月 15 日,OPPO 正式釋出旗下首款量産的折疊屏手機 OPPO Find N,起售價定在 7699 元,以推動折疊手機“從嘗鮮到常用”。為實作其“折疊屏手機的大衆化”願景,三星在 8 月份帶來首部 1000 元美元以下的折疊手機—— Galaxy Z Flip3。

OPPO 折疊機的定價政策,顯然是在接棒三星,助力折疊手機走出小衆市場。與此同時,OPPO 在折疊機概念落地第三年釋出首款折疊機,被視作是對的時間。此前三星和華為已憑借折疊機獲利,眼下新品釋出迎來又一小高峰,連同準備得更為充分的供應鍊,都在為這一市場釋放利好消息。

三星帶頭殺價

三星目前穩居全球折疊手機冠軍寶座。研究機構 DSCC 的資料顯示,2020 年三星在全球折疊市場的市占率高達 87%。

今年 8 月,三星釋出其第三折疊手機 Galaxy Z Fold3 和 Z Flip3,售價分别為 1799.99 美元(約合人民币 1.2萬元)和 999.99 美元( 6460 元)。Flip3 作為首款一千美元以下的折疊手機,呼應三星手機部負責人盧泰文的“折疊屏手機的大衆化”主張。

Galaxy Z Fold3 和 Z Flip3 在市場引發強烈反響。10 月 6 日,三星宣布,兩款手機的的合計銷量在上市後1個多月便突破 100萬部。有機構預測,三星折疊屏手機全年銷量可能會達到900 萬台。

與之對比的是前兩年慘淡的銷量。三星的第一代折疊屏手機 Galaxy Fold 于 2019 年推出,全球僅售出 50 萬台。去年推出的第二代可折疊裝置Galaxy Z Fold2 和 Galaxy Z Flip,全球銷量約為 150 萬部。

三星目前對折疊手機寄予厚望,市場很快傳出擴産動态。8 月底有業内消息稱,三星旗下的面闆制造商三星顯示,将把折疊屏智能手機的年産能從 1700 萬部提高至 2500 萬部,包括 1000 萬台 Z Fold 和 1500 萬台 Z Flip。

不容忽視的還有在國内市場扮演領頭羊的華為。華為消費者業務 COO何剛表示,截至 2021 年第三季,華為折疊手機中國區出貨量年增 200%,并取得中國區折疊手機出貨量第一的成績。

近日更有消息傳出,MateX 推出至今,華為折疊屏項目總出貨量約為 200萬台。今年上半年,華為折疊屏手機的硬體利潤已接近 100 億人民币。

此前唱衰智能手機市場和折疊機形态的聲音不絕于耳,不過三星和華為正在用利潤和進一步投入,給市場傳遞信心,且各自以獨特優勢催熟這一市場。

産品成熟度和價格,是折疊手機滲透率的兩大看點。耐用性方面,産品疊代到如今,已較少聽到産品問題,價格成為重要觀察點。三星帶頭殺價,Flip3 讓行業看到殺手級産品的希望。相比擁有一條龍生産線的三星,華為需要推動供應鍊成熟,這也将有助于産品價格下探。

研究機構樂觀看待折疊手機市場。 Strategy Analytics 認為,今年折疊市場規模約650萬部門。全球銷量将于 2022 年和 2023 年分别達到 1300 萬部和 3700 萬部,到2025年銷量有望破億。TrendForce 集邦咨詢預期,折疊手機滲透率在 2022 年将突破 1%,2024 年挑戰 4%,這一數值在 2020 年為僅為 0.15%。

三星、OPPO帶頭殺價,折疊手機市場滲透率起飛

視窗期打開,折疊新品再迎小高峰

在 12 月 15 日的折疊手機釋出會上,OPPO 進階副總裁、首席産品官劉作虎表示:希望能推動折疊屏手機真正從嘗鮮到常用。整體來看,OPPO 借助産品和定價兩個次元實作這一目标。

OPPO Find N 搭載高通骁龍 888 移動平台并采用内折的形式。外屏使用 5.49 英寸,18:9 比列 OLED 螢幕,内屏則是一塊 7.1英寸, 8.4:9 比例,三星 E5 材質,支援 120Hz 高刷和 LTPO 自适應重新整理率,蓋闆為 UTG 超薄柔性玻璃。據介紹,内屏由三星顯示生産,外屏則由京東方供應。

劉作虎表示,OPPO 突破性地解決了折痕、耐用性等折疊屏行業難題。借助自研鉸鍊,OPPO Find N 實作了無縫隐痕的折疊效果和 50° 到 120° 内可的自由懸停的全新互動體驗。

價格方面,OPPO 推出售價 7699 元的 8GB + 256GB 版本和售價 8999 元的 12GB + 512 GB 版本。劉作虎指出:選取這個定價是希望降低折疊屏的使用門檻。供應鍊成後也能帶動整個産業的良性循環。

研發經曆四年六個版本,OPPO 首款折疊手機量産産品推出的時間,适逢市場進入新階段。在三星、華為和摩托羅拉的力挺下,折疊手機概念自 2019 年落地。 2020 年,三星、華為均對産品進行更新。進入 2021 年,折疊手機價格開始接近高端旗艦,消費者接受度提升。

Oppo 之外,華為小米正疊代折疊手機,榮耀和 vivo 作為新玩家入局。最确切的消息來自華為,華為在近日宣布,P50 Pocket折疊屏旗艦手機将于12 月 23日釋出。有消息顯示,華為新款折疊機售價親民,出貨量大幅成長,并與 Galaxy Z Flip3 正面對決。

根據爆料資訊,榮耀最近在歐洲申請了兩款新機型的名稱,分别為: “Magic Fold” 和 “Magic Wing”。這兩款新機型可能分别對應上下折疊款和左右折疊款。還有爆料消息稱,榮耀左右折疊的新機代号是“Magic X”,其造型可能類似于華為Mate X2。vivo方面,市場傳聞其将在第四季度或者 2022 年一季度推出一款折疊屏新機。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此前重點觀察華為和三星在這領域的交流,三星的之前釋出初代折疊機被解讀為對抗華為。國際風雲變幻,等到三星釋出第三代折疊機,被認為是抗衡無晶片供應困擾的小米們的動作。

三星、OPPO帶頭殺價,折疊手機市場滲透率起飛

折疊機供應鍊的機遇與懸念

折疊手機産品形态進一步走入市場,也将幫助相關零部件廠商站上風口。根據中信證券梳理,折疊屏手機産業鍊中主要工藝變化方向,涉及可折疊 AMOLED 柔性屏、轉軸、蓋闆、偏光片、OCA 膠、FPC 等。

目前來看,AMOLED 柔性屏、蓋闆環節機會較為明朗,且與終端廠商有着密切互動。

可折疊 AMOLED 柔性屏帶來最大成本增量。韓媒此前公布的資料顯示,可折疊手機面闆的價格為150~250美元,比一般柔性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面闆的價格(80美元)更高。且與非折疊手機相比,折疊屏手機的手機面積增加 50% 以上。在這一領域,大陸廠商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深天馬等均有所布局。

AMOLED 柔性屏迎來明确市場機遇的背景下,也正迎來本土化。華為 MateXs、Mate X 柔性折疊屏均為京東方獨家供應,被視作攜手搭肩本土供應鍊的突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此前布局驅動 IC,預計也将出貨給京東方,意味着更深層次的供應鍊儲備。

跟随半導體周期,OLED DDI 缺貨已久。近期産業鍊人士表示,2022 年 OLED DDI 很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進而拖累手機的整體出貨,甚至可能調整 2022 年 OLED 面闆的導入計劃。

取代 CPI 膜的蓋闆玻璃也是較為突出的環節。OPPO 的首款折疊機即采用 UGC,據稱可以使螢幕具有極佳的彎折性能和防摔抗穿刺能力,接下來釋出新品vivo等玩家也會選用 UTG。本土 UTG 亦有表現空間,有消息稱,明年上市的一款華為折疊屏手機将會首次搭載本土廠商凱盛科技的 UTG 産品。

結語

三星已停更 Note 手機線,希望 Z 系列可以達到與 Note 系列相當的銷售成績。除了進行産能擴充,三星還将折疊機的營銷費用增至 Note 系列的兩倍。三星更表示,晶片供應優先滿足折疊機,足見其對折疊手機的重視程度。

就行業整體而言,折疊手機若要進一步推升市占率,除了産品形态繼續進化、價格下探,市場也在關注殺手級應用何時出現。未來的放量節點也要考量蘋果公司步調。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認為,首款蘋果折疊屏手機将于2023 年問世,蘋果準備将其首款折疊屏 iPhone 的出貨量提高到 2000 萬台。

值得注意的是,晶圓代工産能持續緊缺,已經在過去一年影響 5G 手機市場的競争态勢。若手機廠商自今年年底進入折疊手機競技場,仍需關注如何充分擷取零部件及成本議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