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帝之鞭如果橫掃歐洲,如果沒有那次失敗,歐洲即将被匈奴統治!

上帝之鞭這個稱号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成吉思汗這個名字,因為他率領的蒙古鐵騎戰無不勝,其子孫依靠着意志和過人的戰鬥力和當時歐洲最強大的鐵騎縱橫未嘗一敗。但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有這麼一個人。他是匈奴人的後裔,硬是靠着自己的雙手打下了赫赫的版圖。和後面法國的拿破侖一樣,滑鐵盧一戰徹底把匈人帝國的戰鬥力搞垮,不久消失在曆史的舞台上,這個人在歐洲很有名,差一點改寫歐洲人的曆史,他就是阿提拉。

上帝之鞭如果橫掃歐洲,如果沒有那次失敗,歐洲即将被匈奴統治!

??阿提拉是匈奴人的後裔,對于匈奴這個民族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兩漢時期把匈奴打垮。早在漢武帝時期派遣大将軍衛青霍去病等名将北征,打的匈奴人滿地爪牙。慢慢随着時間的推移匈奴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則和當地的漢人融合在了一起,北匈奴則不然,慢慢的由北向西發展,踏上了歐洲的征途。北匈的餘部于公元160年及之後左右進河流域,之後匈人打敗位于歐亞交界處的阿蘭人。

上帝之鞭如果橫掃歐洲,如果沒有那次失敗,歐洲即将被匈奴統治!

??他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生于公元406年,在公元418年,年僅12歲的阿提拉,被作為議和條約中的人質之一送到羅馬宮廷(時值荷諾裡皇帝在位,西羅馬帝國首任皇帝)。同時,匈人亦獲得埃提烏斯(後來指揮羅馬軍隊,成功抵抗阿提拉進一步西進的将軍)作為人質交換。當時西方第一強國羅馬是當之無愧的,不過到了三四世紀逐漸開始分裂成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

上帝之鞭如果橫掃歐洲,如果沒有那次失敗,歐洲即将被匈奴統治!

??在羅馬的時候,阿提拉在宮廷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時亦從那裡學習到羅馬人的傳統和習俗,還有他們奢華的生活方式。羅馬人希望藉此使他能把羅馬文化帶回到匈人領地時傳揚開去,以增加羅馬對周邊民族的影響力。而匈人則希望透過人質交換,能使他們擷取更多羅馬内部的情報。阿提拉逗留在羅馬時,曾經一度嘗試逃跑但失敗了。于是他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研究羅馬内部結構上,并專注研究羅馬的内政及外交政策。有時,他甚至會透過暗中觀察外交官們舉行的外交會議去研究這方面的資料。可以說,阿提拉于當時學習的一切對後來他對匈人的統治,以至于他對羅馬的征服戰役都有極大的幫助。

到了阿提拉22歲的時候,匈人各部落在魯嘉的上司下完成統一。兩年後首領一死,死前讓阿提拉和自己的堂兄布萊達一起統治匈人,不過阿提拉真不是個東西。想要大權獨攬,沒過多久就把自己的堂兄給殺了,從此匈人帝國聽從了阿提拉一人指揮。接着就是阿提拉開拓疆土的絕佳時機,首先把注意力放到拜占庭帝國,并屢次侵擾多瑙河北岸的商人市。阿提拉指責拜占庭人未履行他們的條約,更聲稱馬古斯的主教亵渎了在多瑙河北岸的匈人皇家墳墓,要脅要再次進攻拜占庭。阿提拉率領匈人橫渡了多瑙河,把伊利裡亞地區(今巴爾幹半島西部地區)和色雷斯地區徹底摧毀,其中還包括了省會費米拉孔。匈人一直攻打到馬古斯,在匈人正與拜占庭人相讨交出主教的條件時,該名主教出逃并放棄了此城。

公元443年,他再次沿着多瑙河沿岸發動大規模進攻,并侵占了軍事重鎮Ratiara,及圍攻了Naissu(Nis,尼斯,今塞爾維亞境内城市)。在此兩戰中,匈人首次使用了攻城槌及攻城車等重型裝備。然後匈人軍隊再度橫掃巴爾幹半島,沿着Nishava河攻陷了謝爾迪卡(今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菲立普波裡斯(今保加利亞城市普羅夫迪夫),留萊布爾尬茲(Arcadiopolis,今土耳其境内城市)等大城市,最後攻至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這時候阿提拉的事業發展到了頂峰,很快極大的野心和征服欲望籠罩在他的身上。滅亡了東羅馬帝國之後,隻剩下了更加強大的西羅馬帝國。這時候他勢力正盛,在和當時西羅馬皇帝的談判中,要求劃分一半領土給他,遭到拒絕後阿提拉惱羞成怒,雙方展開了著名的沙隆之戰。雙方都死傷慘重,更可怕的是當時匈人部隊彌漫着瘟疫,這支軍隊将近一半人都死在了這場瘟疫當中,大大降低了這支部隊的戰鬥力。無奈之下隻能撤退,本人再一次新婚宴上暴病而死!

有人說是謀殺,不管怎麼樣阿提拉一死,匈人帝國陷入了分裂的局面,不久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