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蒙古族非常喜歡銀制的飾品,還有豔麗的寶石如紅珊綠松石等寶石。而且銀飾品種類也非常的多,各種各樣的款式也讓人眼花缭亂,不同的銀質飾品都有着不同的形态以及工藝。對蒙古族來說,飾品它不僅可以起到裝飾的作用,同時還代表了蒙古的民俗風情。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蒙古族的飾品多加入了豐富的紋路,不同款式的飾品也代表着不同部落的風格和民族文化,内蒙古各個部落都有着自己獨特的風俗,内蒙古的悠久曆史以及優雅風情,也能從各類飾品中窺得一二。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鹿角金步搖

這款鹿角的金步搖是出自北魏時期的,現已經被内蒙古博物館所收藏。整體設計成了鹿角的形狀,鹿角的雕刻十分精緻,鹿角以及面部的線條都十分的流暢,整體的造型更是栩栩如生。牛的面部上端較寬,下端較窄,嘴角向外舒展,嘴部向内凹陷,嘴部的輪廓和線條與牛面部線條十分相似,同時加入了紋路進行點綴,鑲嵌了藍色的綠松石,給整體增加了層次感。在中間還加入了多個支叉,複雜的紋路互相交錯在一起,向上延伸。枝杈的末端挂上了金色的葉片,葉片總的數量達到十幾片,而且非常的靈動輕盈。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珊瑚金步搖

談到金步搖,最先令人聯想到白居易一首名詩,描繪的是楊貴妃的帶着金步搖的美态。這一位絕世美女,出浴之後,帶着這微微顫抖的金步搖向衆人走來,輕移蓮步,楚楚動人。可惜的,無人能夠目睹楊貴妃佩戴的金步搖是怎樣的款式,因為在唐末溫韬這一皇帝搶洗後,李世民的的墓地都被洗劫一通。當時所珍藏的飾品都無文物考究,楊貴妃的飾品無進而知。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其實在魏晉時期,金步搖曾十分流行,很多達官貴人都喜歡佩戴金步搖。步搖作為一種發式,一度受到衆多人的追捧。步搖多為未婚女性所佩戴,步搖也使女性的發髻更加的靈動,帶上步搖之後,步搖上的裝飾品也會随着步伐晃動。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除此以外,這種金步搖不僅能夠起到裝飾的作用,同時也是财富的展現。富人所佩戴的步搖多為金子材質,同時會鑲嵌各類寶石,而窮人所佩戴的步搖多為銀、銅所制。蒙古族的步搖把幾種彩色寶石結合在一起,在色彩上非常豔麗顯眼。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鷹頂金冠飾

内蒙古博物館還有一件戰國時期的鷹頂金冠飾,這也是内蒙古博物館内曆史最悠久的藏品,至今為止已經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這頂鷹頂金冠是1972年在阿魯柴登匈奴墓中被挖掘出來的。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金冠總體分成兩個部分,除了塑造成老鷹形狀的冠之外,上面的額圈也打刻得非常的精緻,主要由金子制作而成,總的重量達到三斤。在老鷹形狀的冠頂周圍還鑲嵌了三條金冠帶,總的高度在七厘米左右,冠帶的周長達到60厘米。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金冠的頂部是一隻昂首展翅的老鷹,鷹腳搭在一個半球體冠頂上面,在這個半球體的冠頂上面還雕刻狼和羊的圖形。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這頂金冠除了造型感十足之外,還充滿了故事性,整體設計成了老鷹俯視羊狼鬥搏的形狀。冠帶連接配接了老虎馬和羊的圖案,幾種動物的雕刻都富有生氣,老虎以及羊的性格特點也從雕刻中展現得淋漓盡緻。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紅珊瑚金刀一組

蒙古人有随身佩戴刀的習慣,而貴族的刀是配以寶石來裝飾的,如此精美的紅珊瑚裝飾在金刀上太飒了。這一組金刀和這些狂放又精美的珠寶展現了蒙古貴族的高貴生活,讓人無比羨慕。

來自蒙古的草原珠寶狂放又精緻,這件鎮館之寶曆史悠久,太獨特了

内蒙古的博物館中還收藏了各種各樣的其他首飾,比如說項鍊、耳環、腰飾等。首飾的傳承代表的不僅僅是價值,同時也是時代文化的傳播。珠寶文化有着悠久的曆史,不同時代的珠寶也富含着各個時代的特征與意義,珠寶的美以及内涵還需要後輩們去不斷探索。

本文來自珠寶鑒定師媛媛的原創,部分圖檔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