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家長用30個雞蛋防守,結果還是破功

家長常常感歎:撇開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到底是孩子的學習能力不行,作業太多,還是沒有良好學習行為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呢?

家有國小生的父母都深有體會,要是孩子玩起遊戲、樂高來,一坐就是連續好幾小時,完全可以一動不動。

孩子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家長用30個雞蛋防守,結果還是破功

可每次寫起作業來,隻要3分鐘一到就必定要起身去喝水,5分鐘後要去一趟衛生間。作業量并不多,明明預計15分鐘能完成的,卻硬生生地搞得雞飛狗跳鬧幾個小時。

小敏家的女兒上國小二年級,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倒還聽話、老實,讓她認真寫作業,還能每次堅持個20分鐘。

這才剛上二年級,女兒每次寫起作業來,總極其不情願,屁股還沒坐熱,就一會兒起身喝水,一會兒找東西,一會兒要上廁所。

小敏氣得河東獅吼,她冷靜下來糖衣炮彈地講道理,激動起來棍棒交加壓制,但仍改變不了女兒故伎重演。她嘗試過很多辦法,也請教了不少高人。但無論人家的獨家秘籍有多管用,等她拿到家裡來卻管不過幾秒。

如何破這個傷透腦筋的局?小敏某天突然腦洞大開、靈光乍現,想出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招:她拿出30個雞蛋,在女兒椅子後擺下了“八卦陣”。

這一招果然管用,不僅雞蛋保持完好無損,而且孩子坐在書桌前寫作業,再也不會頻頻起身喝水、上衛生間。

孩子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家長用30個雞蛋防守,結果還是破功

如今孩子的學習,真是讓家長操碎了心。為了給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有些家庭舉祖孫三代的經濟實力買最好的學區房;為了孩子能考個漂亮的分數,一些家長從口糧裡省下錢砸給孩子補課。

然而一些孩子在家長看來,他們并不能體諒父母的苦衷,一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理所當然。感覺孩子讀書不為自己,隻是為家長而學。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家長有沒有想過,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是不是把讀書當作孩子成長的唯一出路,對孩子的學習過于關注?

孩子不寫作業,或者拖拖拉拉,原因在哪?很多家長隻關注孩子寫作業慢的行為,是以常常變得情緒不穩定、急躁、焦慮,甚至hold不住自己,對孩子呵斥、責罵,甚至情緒失控動用武力。

我們都知道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要想孩子主動、高效學習,家長的關注點不是在孩子的行為上,而是要站在更高層次上,幫助孩子形成相應的能力。

孩子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家長用30個雞蛋防守,結果還是破功

也就是說,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家長要跳開這個表現,看到孩子的能力在哪裡。與學習能力息息相關的,無非就自律、專注、興趣等幾大核心能力。我們今天隻談自律、專注、興趣:

自律

自律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往往成功的人都是自律的人,也就是說,越自律越容易成功。

孩子一寫作業就要喝水、上廁所什麼之類的,如果能先排除身體上的原因,那麼基本上就是與自律有關系了。

一切催促、打罵孩子的行為,隻能解決當下的作業問題,而對孩子能力的形成,不但起不到絲毫的作用,反而會有一種南轅北轍的效果。

孩子到了青春期,有了強烈的自我、自主意識後,這些簡單粗暴的方法根本不管用,甚至會加劇孩子叛逆。

孩子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家長用30個雞蛋防守,結果還是破功

讓孩子形成自律能力的方法很多,這裡隻抛磚引玉地講一點。針對孩子寫作業頻繁走動這點,我們可以與孩子約定,将作業分解成若幹部分,設定完成每部分的時間,如果孩子達成,就及時鼓勵、肯定,或者給一點獎勵。

每個人都有歸屬感、成就感的需求,為什麼遊戲能吸引人,就是因為根據人們的心理需求,每升一級就有相應的榮譽。

當家長引導孩子把作業當成遊戲,在其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那麼,孩子就會很自覺地寫作業。好行為堅持一段時間就成了習慣,孩子的自律能力也就是這樣慢慢形成。

孩子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家長用30個雞蛋防守,結果還是破功

專注

專注,就是能夠将你身體與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運用在同一個問題上而不會厭倦的能力。

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錯,又對學習很有興趣,那麼,寫起作業來就不是什麼難事,更不會借故走開,消磨時間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任何一種能力形成,越早下手越容易。越小的孩子越是一張白紙,家長越早描繪彩圖越容易下手。當孩子的認知越來越豐富,家長隻能順勢而為地引導,不可強制打壓力,或者剝奪孩子犯錯的機會。

除了從小給孩子聽故事,或者看書能夠培養專注性以外,其他事情也可以培養。比如孩子在專心玩玩具的時候,家長盡量不要去打擾。

孩子一寫作業就喝水上廁所,家長用30個雞蛋防守,結果還是破功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很專注地做一件事情,總不停地一會兒去問孩子要不要吃東西,一會兒問孩子要不要喝水,這樣很容易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針對低年級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約定,每份作業按規定的時間完成,如果按時完成又全部正确,一定要及時肯定和鼓勵,适當地給予什麼獎勵,也是可以的。

我們常常看到孩子看卡通片、玩遊戲時,非常專注、投入,那是因為興趣所在。隻要孩子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相信寫起作業來也不需要家長各種催逼了。

是以,如果想要孩子愛上學習,家長引導孩子産生興趣才是關鍵。也許給孩子一個肯定、鼓勵,就是良好的開端。總而言之,孩子是否按時完成作業,愛上學習,決定權還是在父母手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