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來醫學将替代而非疊代”:交大成立數字醫學研究院,多位院士專家加盟

“未來醫學将替代而非疊代”:交大成立數字醫學研究院,多位院士專家加盟

“就像如今微信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短信、手機很大程度上替代了電腦,未來,醫學也一定會發生替代,而不是疊代。這就是數字醫學将帶來的改變。”今天,上海交通大學數字醫學研究院成立。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甯光如是說。“醫學是應用學科,任何其他學科的發展在真正成熟後,人類一定會首選将其用于醫學,因為大衆對健康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我們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多提供更完美、接受度更高的理念、技術、産品,服務醫學,服務百姓。”

“未來醫學将替代而非疊代”:交大成立數字醫學研究院,多位院士專家加盟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更新疊代,數字化技術已經進入大衆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字醫學”的概念應運而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各附屬醫院積極響應國家及上海市數字化轉型發展新政,在數字醫學和醫院資訊化領域持續發力。據悉,研究院将本着“小中心、大網絡”的建設理念,圍繞“五大中心”建設——數字醫療研究中心、數字公衛研究中心、數字醫藥研究中心、數字醫學轉化中心、監管科學研究中心,打造一流的數字醫學科技創新研究高地和産業應用轉化基地,培養一流的具有創新思維和國際競争力的數字醫學複合型領軍人才,助力上海生物醫藥和健康産業的高品質發展。

目前,研究院已迎來一批頂尖專家加盟:除甯光擔任院長外,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勝利任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交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王慧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新華醫院院長孫锟、交大網絡資訊中心負責人管海兵、交大轉化醫學研究院負責人張顯明、仁濟醫院副院長王争、九院副院長王旭東、市一醫院副院長陳童、市六醫院副院長鄭元義、交大基礎醫學院院長程金科任研究院副院長。

“未來醫學将替代而非疊代”:交大成立數字醫學研究院,多位院士專家加盟

據悉,數字醫學研究院的成立将有力促進理工科和醫學交融互補,發揮交叉學科優勢,全面推動交大醫學院實作新的跨越式發展。“數字醫學的核心是采用數字化高新技術,進而提升全人群健康管理和疾病診療水準,數字醫學研究院依托上海交通大學本部、醫學院及附屬醫院進行系統性建設,通過整合公共衛生、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系統生物學、生物工程及社會學科領域等多學科叢集,打造政、用、産、學、研五位一體的國内頂尖數字醫學創新研究和轉化應用基地,将助力上海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亞洲醫學中心城市,并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的數字醫學創新和示範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範先群介紹,“研究院并不局限于某個領域、某些課題,與數字醫學相關的技術發展都應成為我們努力的方向。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大衆熟知的随申碼其實就是數字醫學的一次絕佳示例。”據透露,研究院5年内将投入上億元人民币,與多方力量結合打造數字醫學複合型人才隊伍、師資隊伍及研究中心平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表示,希望将數字醫學研究院建設成一流人才輩出、一流成果湧現的數字醫學科技創新研究高地,打造數字醫學領域建設的“交大樣本”,為支撐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實作我國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

“未來醫學将替代而非疊代”:交大成立數字醫學研究院,多位院士專家加盟

今天現場同時釋出了以王慧及其團隊為代表所創新的“數字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建構主動健康指數,為政府、家庭醫生及公衆等各方未來的數字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賦能;交大醫學院副院長方勇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王延峰教授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共建數字醫學研究院協定,進一步通過數字化創新有效推動人工智能和醫療健康産業的深度融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