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預判:營運商市場環境新變化

2022年預判:營運商市場環境新變化

2022年已經近在眼前。新的一年通信市場将出現什麼變化?營運商将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賽立信結合目前政策環境與市場發展趨勢,分别從個人、家庭以及政企市場角度出發,對營運商在2022年可能面臨的新變化做出如下預判。

預判一:個人市場面臨增量空間持續縮減的現實,同時也迎來價值經營的新可能

2021年,在營運商“卡槽經營”的大力推動下,個人使用者規模恢複增長。按照工信部釋出的資料,2021年截至10月,全國移動使用者規模同比增長了2.5%(去年同期這個資料僅為0.1%),其中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增長5.0%(去年同期為1.2%)。這種增長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的推動影響,另一方面是由于營運商在5G換機更新及多卡槽填充加載的帶動下獲得新增空間,尤其是多卡槽填充,多以一戶多卡或者親友副卡的形式讓号碼使用量得到快速增長。雖然資料結果上有效,且我們預計2022年營運商還會延續這種模式擷取新使用者,但仍要提出需警惕這種新增模式帶來的使用者虛增及價值分散風險。此外,16億的行動電話使用者規模及14億的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規模紅利确實存在見頂趨勢,營運商需直面這種增量空間漸微的局面。

在存量側,使用者價值經營的重要性會更上台階。營運商通過5G更新、合約化、融合化等經營手段不斷創造出新的效益。與此同時,元宇宙概念持續發酵,将增加更多個人應用價值填充的可能性。雖然元宇宙的實際發展還處于其建構起來的宏大概念中的初級階段,但是其帶動的VR/AR、3D等發展熱潮,正是目前5G套餐産品中所亟需填充的内容及應用來源。概念熱潮推動市場走向成熟,不斷豐富的産品内容在提升使用者5G體驗的同時,也有效刺激着使用者的更新意願,構成使用者價值經營的良性循環。為此,營運商可從中獲得規模之外的使用者價值增長新空間,個人市場營運依然存在較大可挖掘潛力。

2022年預判:營運商市場環境新變化

預判二:家庭市場朝DICT方向集中競争,智能物聯的發展打開連接配接新空間,老齡化的社會結構要求更多關注銀發族需求

家庭市場的競争早已不再局限于寬帶及網際網路電視業務的競争。營運商于2021年打響“智慧家庭”深度融合戰争,家庭組網WiFi服務、看家服務、家庭雲存儲等成為面向家庭客戶推送的産品标配内容。而以“全屋智能”為代表的家庭DICT業務開始萌芽,布局早的營運商已從市場銷售中獲利,起步稍晚的營運商也開始有方案落地。預計在2022年,基于“連接配接+終端/硬體+内容/應用”的家庭DICT發展将更成規模,圍繞這塊業務的競争将更加激烈。

在這個趨勢中,有兩個新變化值得關注。

一是由AIoT和智能家居/智慧社群互相促進、互相成就所帶來的智能物聯發展崛起将為營運商帶來除個人使用者外新的連接配接空間。根據此前IDC釋出的《中國智能家居裝置市場季度跟蹤報告》稱,2021年中國智能家居裝置市場出貨量預計2.3億台,同比增長14.6%;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智能家居裝置市場出貨量将以21.4%的複合增長率持續增長,2025年市場出貨量将接近5.4億台。這智能家居出貨量快速增長的背後,是對5G+智能物聯的大規模需求,5G連接配接量将迎來突破性增長。

二是由社會老齡化加劇所引起的健康安防/智慧養老等需求需要得到營運商重視。根據中國第七次人口普查資料,截至2020年年末我國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了2.64億人,占比18.7%;并且據聯合國人口署的預測推算,這一數字在2035年時還将上升至4億。這龐大數量的老年人口将形成智慧家庭服務需求的新主體,而他們的需求顯然将更集中在安防/健康/護理等智慧養老服務上,營運商需要重視這個風口并盡早布局。

2022年預判:營運商市場環境新變化

預判三:政企市場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帶動下,将迎來新一輪增長,同時不可避免面臨競争多元、資料安全等挑戰

數字經濟持續發展,尤其随着中央及各地不斷推進落實數字經濟及數字化轉型政策,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将不斷提升。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在這場數字經濟發展及數字化轉型浪潮的帶動下,将湧現出更多數字化資訊化需求空間。需求主體大到國家、城市、行業,小到企業、家庭、個人;需求方向既涵蓋智慧城市、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鄉村等ToG場景,也覆寫工業網際網路、數字辦公、數字營運等ToB場景;需求落地既涉及5G、物聯網等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同時也對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甚至區塊鍊等新興技術有所要求。對于營運商來說,數字經濟帶來的政企業務增長格局将在“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内逐漸呈現,前景廣闊,未來可期。

而在近期的2022年,我們可以預見的政企市場主要變化包括:

(1)5G應用場景在營運商的加速部署帶動下将得到更廣泛的落地實作,網絡連接配接價值得到進一步彰顯。具體來說,2021年營運商集中布局的5G定制網将在2022年呈現規模化發展,以“5G+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項目空間将被打開,“資訊化+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将形成更多業務機會點。

(2)雲計算服務市場繼續蓬勃發展,雲網融合朝深度前進。根據IDC相關報告顯示,到2024年,在中國将有25%的組織會通過邊緣資料與雲平台上的應用內建(通過雲與通信服務提供商的合作來實作)來提高業務靈活性;而雲市場格局有“頭部雲廠商增速放緩,後起之秀增長迅猛”的趨勢。對于已在近兩年為雲網融合發展做出架構調整、業務流程優化等儲備的營運商而言,2022年及未來将從雲網融合發展中不斷獲得新的增長動力。

(3)中小企業關于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将形成新的藍海。作為市場主體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中小企業一方面受到政策利好有蓬勃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在行業環境、技術發展、殘酷競争等因素推動下對數字化轉型有客觀需求,但同時又受制于自身規模、資金等因素大部分仍處于轉型探索初期。留給營運商的機會主要在于基礎連接配接産品之上的增值應用拓展,“小而美”的标準化解決方案是推薦方向。同時營運商也需要面對跨界競争帶來的多元化挑戰,針對中小企業的應用産品合作開發能力需要有所儲備。

(4)資料安全也是營運商在2022年需要面對的一項新的機會及挑戰。《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和《資料安全法》從2021年9月1日起實施,《個人資訊保護法》從2021年11月1日起實施。根據IDC的預測,到2024年,資料隐私、安全、放置、使用、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将迫使80%的中國大型企業在自主基礎上重組其資料治理流程,資料治理、零信任與隐私計算、雲與邊緣安全成為企業的剛需。對于營運商來說,這種剛需将形成安全産品的市場空間,是新的機會點。但同樣作為大型企業,營運商本身在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上具有明确的責任和義務,需要持續重視并為此投入。

綜上所述,2022年營運商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既有複雜的一面,又存在不少利好因素,總的來說是機遇大于挑戰。相信營運商能夠把握機遇、直面挑戰,2022年的業績還能在2021年高增長的基礎上更上一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