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油車和電車 這一次我站李斌|蘇雨農的長鏡頭

前幾天,蔚來創始人李斌的話在網上引起争議。他說了這麼幾點:

第一,完全不明白,大家為什麼還買油車?多懷舊才會買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還有什麼好?

第二,大部分場景下,大家用慣了的話,哪有那麼多焦慮。說加電焦慮的,是汽油車使用者操電車的心。

第三,蔚來跟寶馬奔馳奧迪的油車去打,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這段話讓很多燃油車的使用者很憤怒,覺得李斌太狂、太裝,甚至有點等同于晉惠帝說“何不食肉糜”?

咱們先說說,單純從字面上了解,這段話的問題。

一個是确實沒有考慮到地理條件的多樣化,比如東北等寒冷地區,比如偏遠地區,以及安裝充電樁不便的使用者,當然還有很多油車的忠實粉絲的感受。

一個是作為一家服務于傳統車企出身的企業家,現在做新能源車,就開始踩燃油車,是不是不太厚道?

但我其實是挺李斌的。

首先,今年新能源車發展之快,的确超乎預料。歐陽明高也說,現在新能源車進入“陡峭增長期”。前幾天我們寰球汽車剛剛舉辦了年度車測評,在測評現場的60多款新車中,新能源車占了1/3,最大的感受,就是這些車的精緻程度、智能體驗,和去年相比,提升是非常顯著的。盡管對于明年,新能源車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速度,還存在争議。但是新能源車的江湖地位,市場認可都已經形成。看看最近幾個月時間内,豐田、本田、日産三大日企都釋出了全面推進新能源車的計劃,就可見一斑了。

是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選購新車時,主動被動的向新能源車靠攏,隻是個時間問題。李斌說的話,随性了一點,但站在一家新能源車企掌門人的位置上,這麼說沒毛病,還沒有馬斯克尺度大。

其次,燃油車和電動車,駕駛感覺上存在較大差異,而且用車的生态上,也有很多差别。不能拿加油的思維方式看充電。有一位蔚來的車主告訴我,他選擇了“能量無憂”服務,晚上需要充電就在APP上下單,然後有人把車開走充電,早上之前送回。是以從來沒有自己充過電,更不會有充電焦慮。當然,這個服務是一年收一萬多塊錢的。

對于蔚來的使用者來說,确實有很多服務的選擇。不是說你有錢沒錢,而是别的企業有沒有這樣的服務。很多電動車主也告訴我,一旦開上了電動車,就很難再用燃油車。我認識的大多數特斯拉車主,也是對特斯拉的駕駛性能、智能體驗贊不絕口。是以,《莊子》裡面提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我們确實不要站在燃油車的角度說電動車。

第三,蔚來這個企業,雖然近期受到種種影響,銷量增長趨緩。但我對蔚來還是非常佩服的。是這家企業,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就把自己的品牌做成高端,在此之前其他自主品牌都做不到。是這家企業,創立了很多新的服務模式,比如換電,BaaS,使用者信托等等,都屬于颠覆式的創新。花了這麼多錢,蔚來的很多服務布局是“燒出來”了,就能快人一步。所有的企業都有各自問題,蔚來問題也不少,但是蔚來的創新能力,鮮明的服務特色,依然是其他企業的楷模。也可以說,沒有包括蔚來在内的企業起到的引領作用,一波又一波的“造車新勢力”不會發展的這麼快。而且,對于使用者營運、使用者共創的話題,還沒有一個标準答案,蔚來是在用自己前瞻性的嘗試去試錯。包括近期引發的一些争議,都是為整體的行業認知進步在鋪路。

第四,說點有争議的話題沒什麼不好,我在以前的節目中說過。中國的車企上司,受制于合資方的限制,或者是國企的風氣,講話大多謹慎或者套路。隻有自己能做主的老闆,才能發驚人之語。其實看李斌之前的言論,勁爆的也不少,應該是個受歡迎的采訪對象,而且這種輿論的風險,相信也應該是在企業内部管控之中的。

2019年下半年,蔚來在最困難的時候,幾乎被唾沫星子淹死,一些所謂的大V極盡誇大、刁難。當時我就說,落井下石是對創新企業的不尊重。如今那些人都去哪兒了?

是以,不喜歡新能源車,可以不買,畢竟燃油車仍然是大多數。前幾年有些新能源車車主,其實是吃過虧的,在基礎設施、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因為牌照原因,或是被忽悠,買了新能源車。而如今,産品和市場都更成熟,保險系數也大多了。至少,幾家頭部新能源企業都進入穩定的發展階段,就給消費者更多保障。新能源車現在也内卷,争搶消費者,對使用者是好事。但是在買車之前,一定要多試多對比,考慮好自己的經濟條件,以及解決充電問題的方式、出行習慣,把新能源車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