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多一度|西安出現多例出血熱 和吃草莓有關?

“西安出現多例出血熱患者”“西安辟謠吃草莓緻出血熱”……

近日,西安的新冠疫情尚未結束,一種叫做出血熱的傳染病又在西安現身。網上有傳言稱該病的傳播和當地被老鼠污染的草莓有關。目前,西安當地農業部門已辟謠,指出草莓和出血熱沒有必然聯系。出血熱是一種怎樣的傳染病?是什麼引起的出血熱?出血熱會人傳人嗎?一起來看

新聞多一度|西安出現多例出血熱 和吃草莓有關?

圖檔來自IC photo

科 普

什麼是出血熱?

2020年3月23日,陝西安康,一名務勞工員複工途中,因感染漢坦病毒死亡引發關注。動畫科普什麼是出血熱。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

腎綜合征出血熱,又稱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以鼠類(黑線姬鼠和褐家鼠)為主要傳染源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與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等同屬乙類傳染病。被老鼠咬到、或食用了老鼠爬過的食物和水、接觸到帶有病毒的老鼠血液、尿液、糞便等,都有可能傳染上出血熱。人群普遍易感,在常有野外工作的農民,或從事農業産業、糧食加工的勞工以及學生等群體中發病率高。每八到十年左右有一個發病高峰,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在10月~次年1月會出現一個大高峰,稱為秋冬峰;4~6月 (或5~7月)還會出現一個小高峰,稱為春峰。

新聞多一度|西安出現多例出血熱 和吃草莓有關?

資料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有專家表示,出血熱發病急、進展快、重症患者有一定的病死率,但從近年來的資料看,總體病死率不高。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資料,2020年,全國流行性出血熱發病數為8121例,死亡48例,死亡率為0.0034(1/200左右),是以總體上來講,出血熱不是那種病死率很高的疾病。

得了出血熱有哪些表現?

新聞多一度|西安出現多例出血熱 和吃草莓有關?

圖檔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流行性出血熱,可通過五種途徑傳播: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播、接觸傳播、母嬰傳播和螨蟲傳播。

出血熱因傳染源種類、病毒類型、發病地區的不同而導緻病情輕重、病程長短以及臨床類型不一緻。一般臨床分為五期,即發熱期、低血壓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複期。潛伏期一般為7-14天,以兩周多見,多數起病急驟,無前驅期症狀,少數病人起病稍緩,有消化道症狀或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表現以發熱、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為主。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感染肝病中心主任賈戰生介紹,出血熱臨床上以發熱、出血和腎損傷為主要特征,嚴重的可能會導緻死亡。出血熱在發病早期會出現“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及“三紅”(臉、頸和上胸發紅)等症狀,與流行性感冒非常類似,是以容易因誤診誤治、自行服藥導緻病情拖延而加重。專家提醒,治療出血熱一定要早發現、早休息、早治療,就近到規範性醫療機構治療。

得了出血熱怎麼辦?

出血熱的治療強調“三早一就”,可顯著降低病死率。即早發現:發現疑似病例,務必盡早到正規醫院就診;早休息:發病後立即卧床休息,減少活動;早治療:早期治療和預防性治療是本病預後的決定性因素;就近到規範性醫療機構治療:就近治療,避免長途轉送加重病情。

此外,流行性出血熱防治的關鍵包括三個方面:

防鼠滅鼠是主導措施,防鼠為切斷傳播途徑,滅鼠為消滅傳染源。

疫苗接種可有效預防流行性出血熱,是個人預防病毒性出血熱的最有效的辦法,流行區人群應接種疫苗。

病人治療要“三早一就”,即做到早發現、早休息、早治療、就近到規範性醫療機構治療,可顯著降低病死率。

辟 謠

草莓和出血熱沒有必然聯系

據了解,西安市自發現首例出血熱病例以來,一直都是出血熱發病高峰地市。為什麼會是西安?“陝西疾控”公衆号介紹,陝西省關中地區因氣候、地形、河流、植被等因素綜合作用,黑線姬鼠較為常見,野外黑線姬鼠攜帶漢坦病毒率較高。關中地區的西安、渭南、鹹陽、寶雞市和楊淩示範區每年報告的病例數合計約占全省總病例數的95%。雖然出血熱四季均能發病,但有較明顯的高峰季節,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陝西省出血熱的高發季節。

新聞多一度|西安出現多例出血熱 和吃草莓有關?

圖檔來自陝西疾控微信公衆号

近日西安多家醫院出現出血熱病例,不少網友将矛頭對準當地的大棚草莓,認為是草莓被老鼠污染,導緻人吃之後感染了出血熱病毒。該說法一度被謠傳為“吃草莓會得出血熱”。

西安當地農業部門回應媒體,指出網傳“吃草莓會得出血熱”的說法是謠言,草莓和出血熱沒有必然聯系。長安區農檢中心已對全區草莓生産戶進行了不定期巡查,對草莓進行了抽樣檢測,防止農藥殘留超标。有專家提醒,隻要做到避免接觸老鼠及老鼠爬過的食物等、勤滅鼠、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通過日常措施就可以預防出血熱。

12月20日,有免疫學方面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如果草莓确實被攜帶漢坦病毒的老鼠污染過,沒有徹底清洗直接吃的話,有可能傳染出血熱,但這種機率非常小,平常吃草莓注意清洗、消毒即可。食品安全專家雲無心也稱,“吃草莓會得出血熱”的說法有些牽強附會。

目前正是冬季大棚草莓上市期,據新京報記者了解,因受謠言中傷,西安一些草莓種植戶受到影響。

一位在西安白鹿原地區經營草莓櫻桃采摘園的商戶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受到該謠言的影響,其銷售的草莓沒人買,草莓園也沒人去采摘,這一期的草莓都要爛在地裡了。“這對我的生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大棚裡怎麼可能有老鼠。”更多閱讀《吃草莓得出血熱被證明是謠言,有草莓商戶銷售受影響》

熱 問

Q:哪些人易被感染?

A:每個人均可感染流行性出血熱相關病毒,但發病主要取決于人的生活工作習慣和動物的生活習性。如果帶毒的齧齒類動物主要栖息于農田,人感染則主要與農業活動有關;如果帶毒的齧齒類動物栖息在人的家内或其他建築物内,則感染主要發生在居家環境中。提高個人防護意識,針對性地做好個人防護,可顯著降低發病率。

Q:.人和人之間傳染是否會傳染出血熱?

A:出血熱雖然是傳染病,但主要是由老鼠傳染給人,人不是傳染源,是以出血熱在人和人之間不傳染。

Q:有疫苗可預防嗎?

A:我國流行性出血熱疫苗上市已有多年,疫苗接種是個人預防流行性出血熱的最有效措施。2008年開始,我國将流行性出血熱免疫接種納入擴大免疫規劃,以高發省份中的高發鄉鎮作為目标人群,對16-60歲人群進行正常免疫接種。到流行區進行野外探險、旅遊、耕種等活動,或在較長期野外戶外工作任務前可接種流行性出血熱疫苗,防止被感染。

Q: 被老鼠咬傷後,需要接種出血熱疫苗嗎?

A:被老鼠咬傷後,不建議立即接種出血熱疫苗,因為出血熱疫苗主要用于健康人群的預防接種,而不用于暴露後的應急接種。咬傷後,建議首先前往醫院對傷口進行處理,然後自行觀察兩周,若在兩周内出現發熱等類似于感冒症狀,不要自己吃退燒藥,立即去正規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有老鼠咬傷曆史;若觀察2周後無任何症狀,這時則可以選擇去接種點進行出血熱疫苗接種,預防下次感染。

資料整合自 中國疾控中心、西安疾控中心、新華社、新京報等

編輯 馬浩歌 校對 劉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