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健康+巧傳遞!《健康,就這YOUNG》福田收官

12月20日,最後一期《健康,就這YOUNG》(總三期)在深圳廣電集團播出,這檔将全民大健康概念與選拔賽賽制巧妙結合,第四屆“青春健康形象大使選拔暨生命之舞團隊賽”也在福田區完美收官。

大健康+巧傳遞!《健康,就這YOUNG》福田收官
大健康+巧傳遞!《健康,就這YOUNG》福田收官
大健康+巧傳遞!《健康,就這YOUNG》福田收官
大健康+巧傳遞!《健康,就這YOUNG》福田收官

鎖定年輕閱聽人,“青春健康”開啟選拔新模式

《健康,就這YOUNG》自開播到收官,成功解鎖閱聽人圈層和年輕人關注。此次節目以選拔青春健康形象大使為主,兼顧“大健康”知識的傳播。三期節目分别以“青春SHOW”、“健康聽我說”、“速戰速決”為選拔主題,加上場外網絡投票,選手們通過各輪分數累加,最終産生七位青春健康形象大使。“青春SHOW”通過演唱、情景劇、朗誦、演講、國術等多元化表演,展現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選手同樣青春、陽光、健康的一面。“健康聽我說”通過一對一辯論這樣更具個性的比賽形式,引發大衆對“大健康”話題的思考。“速戰速決”則以健康知識搶答的方式,巧妙地向公衆傳播“大健康”知識。單期55分鐘,一共三期節目,卻将當代人的健康問題盤點得細緻周全,青春期、情緒病、容貌焦慮、過勞、失眠……幾乎涵蓋8-88歲年齡層關心的各個領域。

深圳市計生協專職副會長李紅聯表示,“本屆選拔賽從選手背景的多元,大健康領域的廣度,深圳财經頻道支援的力度,以及節目設計上的趣味性、娛樂性、科學性,都凸顯了此次比賽在‘青春健康’領域的代表性。”

重新定義選拔賽玩法,傳遞新時代健康模式

“青春SHOW”中,新疆維吾爾族女孩兒阿依克買爾帶來異域風情的新疆舞,配合同為深職院的李莉恬、鄭佳瑩共同演繹情景劇《舞動青春》,呼籲大家多關心身邊的異鄉人;深圳市兒童醫院的四位醫生和護士,張文威、翁若航、劉翠婉、向絲雨以一首《兒醫頌》演繹了新時代下兒醫人的堅守和熱忱;深圳市福田區慢性病防治院臨床心理科精神科醫生周娛菁帶來的演講《一名抑郁症女孩的獨白》,透過沙畫靈動的演繹方式,将觀衆帶入抑郁症患者的世界,希望它能夠給予情緒病患者,尤其是陪伴在他們身邊的人,一個提醒、一個幫助,或是一個出口。

“健康聽我說”則是走起了辯論的方式,一方面展現選手是否具備青春健康形象大使的口才;另一方面針對當下愈發有主見的閱聽人不強行安利,而是通過正反方不同角度進行思辨。例如女性的美,從來都不應該被定義。發現自身特點,熱愛自我才是對美最好的闡釋。如果一味地追求大衆化的審美,在追尋的過程中往往會失去自我。“健康聽我說”從“青少年要不要整容”這一話題延伸,向年輕人們樹立了一個正向健康的審美觀。

同時,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宣傳處處長、二級調研員王嶺也對選手們提出了建議,“辯論作為一門語言藝術,不光需要有知識的儲備,闡述觀點和講道理,還要有一些有趣的梗,多角度融合,這樣更利于大健康教育的傳播,閱聽人也更有共鳴。”

對于“性教育該不該從娃娃抓起?”的辯題也真實地反映出目前兒童性教育的缺失和急迫。年僅10歲的選手蔡依妍,參加生命之舞項目已有5年之久。有愛心,責任感強,在自身成長過程中,總是跟同學們分享保護隐私部位、預防性侵犯、面對青春期的身心變化等,用事實告訴大家,性教育就應該從娃娃抓起。

“開燈睡覺會影響褪黑素分泌,可能增進食欲,讓人長胖。”“如果加班熬夜餓了,建議選擇水果、雜糧粥、面糊糊等易消化的食物。”“成年人建議每日健步走5000~8000步;每天一萬步不僅走不到健康,還可能幫你走進醫院,造成膝關節滑膜炎、半月闆損害、軟骨損傷等。”從傳統健康科普到“速戰速決”,傳遞緊張激烈的搶答氛圍的同時,也巧妙地傳遞了大健康知識。讓不少年輕人突然意識到健康原來有這麼多門道,《健康,就這YOUNG》闡幽明微,讓觀衆真正健康起來。

開創健康“YOUNG”版,盤活傳統賽事

“第四屆青春健康形象大使選拔暨生命之舞團隊賽”突破以往比賽以青春健康、生命之舞項目成員為主要選拔對象的思路,開放社會招募,讓醫生、護士、科研工作者、生物老師、大學生、二胎爸爸、國小生等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選手同台競技,并首次采用電視錄制,以節目的形式全程呈現選拔過程的新思路。

中國計生協青春健康項目專家組委員陶林表示,“本屆比賽不僅更具觀賞性,還讓我們感受到了健康生活的魅力。因媽媽參與青春健康項目多年而報名參賽的女兒,也讓本屆比賽更具傳承意義。”用青春力量書寫健康故事。最終,由深圳市鹽田區外國語學校生物教師趙晶晶奪得本屆青春健康形象大使選拔賽的冠軍。

采寫:南都記者張馨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