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楊歡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在新電商、新消費、元宇宙等行業趨勢不斷湧現的大背景之下,成都的平台經濟處于怎樣的發展水準?又有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12月16日,以“創生品質平台 樂享數字消費”為主題的2021中國(成都)平台經濟大會暨第十一屆移動電子商務年會在成都落下帷幕。會議期間,成都市平台經濟暨電子商務新消費場景100個機會清單釋出,多城關聯共同發起“城市電子商務合作夥伴計劃”,大會還為企業搭建起招引對接平台,推動數字消費平台資源與城市發展機遇的共享……
從“給政策”到“給機會”
成都共享城市發展機遇
記者觀察到,作為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核心城市之一,成都近年來多次釋出城市機會清單和城市場景清單,加大以創新激勵為主的場景供給,實作由“給政策”到“給機會”的轉變。
“共享機遇”無疑是此次大會的關鍵詞。通過重磅釋出成都市平台經濟暨電子商務新消費場景100個機會清單(第二批),成都釋放了在直播電商、跨境電商、數字商業街區、平台對接等領域的投資機遇。
專家指出,與傳統産業政策以“給優惠”為主的施策原則不同,創新場景供給是以“給機會”為主,從國内外市場連結産業組織供給端和需求端,建構和完善産業生态為産業發展釋放機會。“本質上,以創新激勵為主的場景供給,是基于市場導向将城市發展需求明确為可感覺、可視化、可參與的機會,形成城市發展的新競争點與内生動力。”
某種程度上,此次大會還是成都近年來在招商引資領域保持強大吸引力的一個集中縮影。
會議期間,65個重磅項目進行了現場集中簽約,包括樸樸超市西南營運中心、新絲路國際供應鍊管理中心、中日(簡陽)跨境電商項目、長虹虹創有品平台直播等區(市)縣招商引資優異成果,成都市商務局和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等達成的政企戰略合作項目……上述項目未來将進一步推動成都平台經濟領域,産業鍊持續強化,産業生态持續優化。
與此同時,大會還為企業對接招商和投資需求搭建了平台。快手電商、啟迪物聯網、浪潮卓數、惠農網等平台型領軍企業;白兔新消費、重回漢唐、宜泊科技、聯聯周邊遊等一批成都電商新消費創新型項目;荷花池國際商貿城、她妝美谷、雙鳳TOD電商總部創新中心三個成都數字消費産業載體逐一上台釋出了産業發展需求及機遇。
此外,成都還關聯廣州、深圳、重慶、杭州多地電商、網商協會,共同發起了“城市電子商務合作夥伴計劃”,共享城市發展的新機遇。
成都電子商務規模突破2萬億
平台經濟發展邁入新階段
近年,以電子商務平台為代表的平台經濟發展迅猛,持續推動産業變革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記者觀察到,作為首批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成都圍繞“場景營城”核心理念,聚焦數字消費新場景,從打造示範場景,到提升建設極緻場景,新業态、新模式不斷湧現,平台經濟發展邁入到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助力成都加速建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近兩年,成都的電子商務發展成效顯著,有7家企業入圍首批電子商務示範企業,4家電子商務園區獲評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多項名額跻身全國前列。在主辦方有關負責人看來,“在移動電子商務年會進入第十一年之際,成都平台經濟和移動電商已形成多點綻放、全面開花的發展态勢。”
後疫情時代,成都持續發力,探索在平台經濟和電子商務領域實作高品質發展。目前成都電子商務企業已超過4萬家,電子商務交易平台超過100個,網商的數量超過了86萬家,市場活力大、潛力大,新業态、新場景層出不窮。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電子商務發揮聯通線上線下、供需精準比對、産銷高效銜接等優勢,在市場保供、疫情防控、複産複工、促進消費、穩定就業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凸顯。”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向記者表示。
以成都為例,李鳴濤分享到,今年8月成都舉辦數字生活消費節期間,深入挖掘消費潛力,創新消費場景,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4003.16億元,網絡零售額達899.72億元,同比增長28.21%。“網絡零售市場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已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引擎。”
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局了解到,2020年,成都市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了2.2萬億元大關,較2015年增長了3倍,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32.3%。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至11月,成都實作網絡零售額4522.2億元,同比增長21.1%,千人以上企業機關通過網際網路實作商品零售額增長19.3%,在後疫情時代展現出了極強的經濟韌性與活力。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