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異性朋友相處,越過“兩條線”,關系就不純潔了

異性朋友相處,越過“兩條線”,關系就不純潔了

在《歡樂頌》裡面有一個細節:

安迪跟魏渭(奇點)第一次見面吃飯時,問了一個問題:“你是否結婚了?我在私人交往方面,需要根據這一點來确定我們之間的分寸感。”

而當奇點回答自己單身後,安迪才留下了自己的聯絡方式。

很簡單的一個細節,卻暴露了安迪在與異性交往中的分寸感。

一提到“異性相處”,人們的思維很容易被帶偏。

有人說:異性之間還是應該保持距離感,過于接近,對彼此的名聲影響不太好。

也有人說:就是普通朋友,身正不怕影子歪。

可事實上,當别人對男女之間的朋友關系指指點點時,真有人不在意嗎?

異性相處,最好不要越過某些線,不然關系就會變得不純潔。

異性朋友相處,越過“兩條線”,關系就不純潔了

-01

空間距離的線

心理學上稱之為“安全距離”。

我們在跟不同的人相處時,會與對方表現出不同的距離。

比如:跟陌生人相處,會保持1米左右的距離;在車站等公交時,會刻意地跟旁邊的人保持距離。

跟好朋友相處時,彼此勾肩搭背都沒覺得有什麼問題;跟家人、夫妻相處時,更是沒有安全距離的概念。

這就屬于“空間距離”,與不同的人相處,我們的潛意識裡會左右我們的行為,針對彼此的關系做出不同回應。

而在異性相處過程中,空間距離同樣很重要。

你跟夫妻之間,可以擁抱、牽手,這些是很正常的行為,别人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适。

但如果你跟異性朋友之間有這樣的親密行為,不僅别人覺得不合适,你們彼此心中也會感到“别扭”。

異性朋友相處,越過“兩條線”,關系就不純潔了

比方說:異性邀請你到他家裡做客時,隻有你們兩個人在,就更需要注意分寸感。

我們可以看《我的前半生》這部劇中,羅子君與賀涵之間的關系。

羅子君作為唐晶的好閨蜜,她與賀涵的相處就不知道分寸感。

每次都要賀涵開車送她到家門口,并不避諱彼此的關系,中間還夾着閨蜜唐晶,這樣的行為從一開始就不應該發生。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一來二去之間,羅子君與賀涵的感情越來越深,關系愈發暧昧。

異性朋友相處,越過“兩條線”,關系就不純潔了

-02

心理距離的線

除了空間距離之外,還有心理上的距離。

什麼是心理距離?

我們跟朋友相處時,會向對方傾訴、分享自己的感情,生活經曆,工作,糟糕的負面情緒等。

當我們願意毫無保留地向對方展現自己,暴露自我時,這就說明心理距離感為“零”。

一般來說,當我們跟同性朋友相處時,會不在乎這個分寸感,因為彼此足夠熟悉、足夠了解。

可是,在跟異性朋友相處時,有些話題卻是不能分享的。

比方說:你的感情經曆,你跟夫妻之間的關系,你當下感情的困境,甚至是跟夫妻之間有沒有同居的話題。

類似的話題,都不友善向異性朋友分享。

如果你們總是互相分享這些話題,連你們自己也沒意識到,你們倆的關系在一點點“超過限度”。

一旦感情超過了那條“安全線”,就說明你們的關系再也不那麼純粹了。

異性朋友相處,越過“兩條線”,關系就不純潔了

《我的前半生》中,賀涵與羅子君的感情進一步發展是在什麼階段?

賀涵為羅子君不好的經曆感到同情,刺激到了他作為一個男人内心深處的“個人英雄主義”。

賀涵覺得:羅子君很脆弱,此刻需要陪伴,需要有人帶她走出離婚的陰影,讓她的人生回到正軌。

而羅子君也絲毫不避諱,将自己的情感傷口完全暴露給賀涵。

一來二去之間,兩個人再也無法克制彼此。

唐晶與羅子君的閨蜜感情,徹底破裂;唐晶與賀涵的愛情,到此為止。

本可以好好經營下去的關系,卻因為賀涵與羅子君“缺少分寸感”,鬧得十分不愉快。

異性朋友相處,越過“兩條線”,關系就不純潔了

-03

異性相處,該注意哪些原則?

第一:有分寸感,有所為有所不為

如果你們彼此都是單身狀态,完全可以向對方傾訴情緒,跟對方一起吃飯看電影;

但如果你們都不是單身,有自己的感情和家庭生活,那麼就不能單獨約會見面。

這叫分寸感,每一個成年人都該具備這種特質。

于情,這是對我們另一半的忠誠和尊重;于理,這是我們身為朋友本該為彼此保持的距離感。

第二:感到不舒服時,請直說

如果對方的某些行為過于接近你,讓你感到了不舒服,一定要直接說出來。

“請你不要靠我那麼近”。

如果你沒有反抗,也沒有表達自己的心思,他會當成你“默許了他這麼做”。

多一些真誠,總是有助于異性關系的相處。

第三:如無必要,不要在晚上單獨跟對方相處

這一點不必多說,成年人都懂。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人到了夜間情緒總是不穩定,容易感性,理智被感性和生理上的欲望所壓制,容易做錯事。

是以,異性相處時,同樣該做好這種分寸感。

異性朋友相處,越過“兩條線”,關系就不純潔了

今日話題:

你跟異性朋友之間,是如何相處的?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