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褚之子為何會被鐘會斬首示衆,而且沒人出來求情?

許褚是三國時期曹操帳下的一員猛将,被曹操稱為“吾之樊哙”,軍中敬畏而稱他為“虎癡”。典韋死後,他肩負起護衛曹操的重要職責,而他的表現也十分出色。據《三國志》記載,在馬超想要偷襲曹操時,

“許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動。”

可見他的勇猛。不過,這樣一員虎将,其子卻被鐘會斬首示衆,這是為什麼呢?

許褚之子為何會被鐘會斬首示衆,而且沒人出來求情?

上文已經說到,許褚跟随曹操征戰,立下汗馬功勞,而他也因為勇武過人而得到士兵們的尊敬,故而在曹魏擁有很高的地位,被封為“中堅将軍”。曹操死後,他

“号泣歐血”

,可見君臣二人的感情之深。曹丕感激他的功勞,便

“進封萬歲亭侯,遷武衛将軍,都督中軍宿衛禁兵。”

魏明帝曹叡繼位後,又賞賜許褚

“進牟鄉侯,邑七百戶,賜子爵一人關内侯。”

可見許褚作為三朝老臣,受到的待遇之優厚,地位之尊崇。不過,盡管人們常說“虎父無犬子”,但許褚這樣一位“虎父”之子許儀卻沒有繼承父親的武勇,到景元四年(263),曹魏大舉伐蜀時,他還僅僅是個小小的牙門将軍。

景元三年(262),大權在握的司馬昭

“以蜀大将姜維屢擾邊陲,料蜀國小民疲,資力單竭,欲大舉圖蜀。”

眼見蜀漢已經是強弩之末,而姜維又時常襲擾邊境,不勝其擾。于是派出十幾萬大軍,想要一舉平定蜀漢。

許褚之子為何會被鐘會斬首示衆,而且沒人出來求情?

其中,

“鄧艾、諸葛緒各統諸軍三萬馀人,艾趣甘松、沓中連綴維,緒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會統十馀萬衆,分從斜谷、駱谷入。”

也就是說,鄧艾和諸葛緒共計六萬餘人的軍隊是作為輔助,鐘會帶領的十萬大軍則是攻蜀主力。

一年後的秋天,征蜀大向益州進發。自古蜀道艱險,鐘會也深知這一點,于是派出時任牙門将的許儀作為前鋒,先行修路補橋,以便大軍通過。《三國志》記載道:

“先命牙門将許儀在前治道,會在後行,而橋穿,馬足陷,於是斬儀。”

鐘會策馬走在許儀修繕過的橋上,橋面卻被馬蹄踏穿,盛怒之下的鐘會毫不顧忌其父許褚為曹魏做出的貢獻,當即将許儀斬首示衆。于是,

“諸軍聞之,莫不震竦。”

上文已經說過,許褚深得将士們的愛戴,愛屋及烏,他的兒子許儀自然也在軍中頗有些名聲。如今他因為沒将橋梁修好便被斬首,将士們都震驚而恐懼。

許褚之子為何會被鐘會斬首示衆,而且沒人出來求情?

《三國演義》中則有更為生動的描寫,原文寫道:

“會喚許儀至帳下,責之曰:‘吾方才到橋上,陷住馬蹄,幾乎堕橋……汝既違軍令,當按軍法!’叱左右推出斬之。諸将告曰:‘其父許褚有功于朝廷,望都督恕之。’會怒曰:‘軍法不明,何以令衆?’遂令斬首示衆。諸将無不駭然。”

按照《三國演義》的叙述,鐘會将許儀斬首是因為他沒有履行好先鋒的義務,違了軍法。為了讓軍法服衆,鐘會毫不在乎他父親的功勞,而是一視同仁,将許儀按軍法處置,也成功取得了效果,讓軍隊不敢觸犯軍法。這樣看來,鐘會斬許儀這一舉動和諸葛亮斬馬谡類似,都是為了凸顯軍法的地位,進而更好的号令将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