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雲和甘甯冒死救他們的朋友,龐德不救馬超的妻兒,是小人

趙雲和甘甯冒死救他們的朋友,龐德不救馬超的妻兒,是小人

趙雲、甘甯和龐德都是三國猛将,這三個人對待朋友的态度,卻大相徑庭,趙雲和甘甯,面對朋友危難,卻能出手相救,而龐德對待故主馬超的妻兒,卻見死不救,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遭難,真是小人。

先看趙雲救的是誰?

趙雲和甘甯冒死救他們的朋友,龐德不救馬超的妻兒,是小人

建安七年(202年),劉備依附荊州劉表,屯兵在新野,曹操派大将夏侯惇和于禁進攻劉備,在博望大戰,劉備用伏兵擊敗了夏侯惇和于禁,生擒了夏侯蘭。

夏侯蘭是趙雲的老鄉,從小就熟悉,于是,趙雲向劉備求情,不要殺夏侯蘭,劉備同意了。而夏侯蘭又明于法律,于是,劉備就用夏侯蘭為軍正。

這件事在《三國志》注引《雲别傳》中有明确記載:與夏侯惇戰於博望,生獲夏侯蘭。蘭是雲鄉裡人,少小相知,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

趙雲為了同鄉,也可以說是為了朋友,極力相救,有情有義,是真正的大丈夫。如果趙雲不救,夏侯蘭肯定會死。

再看甘甯救的是誰?

趙雲和甘甯冒死救他們的朋友,龐德不救馬超的妻兒,是小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孫權讨伐黃祖,孫權擊敗黃祖之後,做了兩個匣子,用來裝黃祖和蘇飛的首級。

蘇飛和甘甯是朋友,是以,蘇飛托人向甘甯求告。

甘甯說,就算蘇飛不跟我說,難道我甘甯會忘記他的恩情嗎?當時,孫權舉辦宴會慶功。甘甯走下席位,向孫權叩頭,邊哭邊說蘇飛過去對自己的恩義,并強調說,我甘甯如果不是遇到蘇飛,早已死了,屍體早就填溝壑了,當然,我也就不能報效您了。如今,蘇飛罪當斬首,但我冒昧地向您求情,免他一死。

孫權聽了,很感動,說,我可以放了蘇飛,但是,如果他逃跑了,怎麼辦呢?

甘甯擔保說,蘇飛免死,受您再生之恩,即使您趕他走,他也不會離開,哪會逃跑呢?如果他跑了,那就把我的首級代替他,裝入匣中!孫權聽了,同意了甘甯的請求,赦免了蘇飛。

這件事在《三國志》注引《吳書》中有明确記載:初,權破祖,先作兩函,欲以盛祖及蘇飛首。飛令人告急於甯,甯曰:“飛若不言,吾豈忘之?”權為諸将置酒,甯下席叩頭,血涕交流,為權言:“飛疇昔舊恩,甯不值飛,固已損骸於溝壑,不得緻命於麾下。今飛罪當夷戮,特從将軍乞其首領。”權感其言,謂曰:“今為君緻之,若走去何?”甯曰:“飛免分裂之禍,受更生之恩,逐之尚必不走,豈當圖亡哉!若爾,甯頭當代入函。”權乃赦之。

甘甯冒着通敵的危險,向孫權求情,救下了朋友蘇飛,也是大丈夫所為,如果甘甯不救蘇飛,蘇飛必死無疑。

最後看龐德,龐德眼看馬超的妻子被曹操送人,馬超的兒子被張魯所殺,但他見死不救。

趙雲和甘甯冒死救他們的朋友,龐德不救馬超的妻兒,是小人

龐德是馬超的部将,一起出生入死,潼關之戰,馬超和曹操作戰,戰敗逃走,龐德和馬超一起依附了漢中張魯,但是,張魯不信任馬超,猜忌馬超,馬超無奈,隻得投奔了劉備。

曹操打漢中,張魯投降,曹操将馬超的妻子董送給了一個叫閻圃的人,将馬超的兒子馬秋交給張魯,張魯親手殺了馬秋。

這件事在《三國志》注引《典略》中有明确記載: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張魯。魯敗,曹公得之,以董賜閻圃,以秋付魯,魯自手殺之。古

此時,龐德留在張魯這裡,也投降了曹操,曹操知道龐德勇猛,封龐德為立義将軍,關門亭侯。

《三國志龐德傳》記載:後複随超奔漢中,從張魯。太祖定漢中,德随衆降。太祖素聞其骁勇,拜立義将軍,封關門亭侯,邑三百戶。

龐德作為馬超的部将,就算馬超對你不好,那也是曾經的主子,當有忠心,現在,自己高官厚祿,眼看着故主馬超的妻兒,被人殺害,卻見死不救,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

如果龐德求情,禍不及妻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相信曹操絕對不會再加害馬超妻兒。曹操殺陳宮,不殺陳宮家小,就是一個例子。

龐德見死不救,無動于衷,令人鄙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