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年前,他将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美國,給祖國的卻收取3000萬費用

很多人可能會對文物保護有一種誤解:既然是文物,不管在國外還是國内都會得到很好的保護。但實際上,很多因故流失海外的文物常常因為保護不周遭到損壞,比如東晉顧恺之創作的《女史箴圖》就曾經被大英博物館截為3段。

2年前,他将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美國,給祖國的卻收取3000萬費用

是以,很多收藏家緻力于追回文物不僅僅是出于愛國熱情,更出于對文物的珍視。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位著名的收藏家,他在2年前将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給了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這件事一度成為了熱門話題。

他的名字叫翁萬戈。翁萬戈1918年出生于上海,抗戰爆發後,他去了美國留學。翁萬戈收藏的文物基本都屬于有祖傳珍品,他的先輩翁心存是清朝的兵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翁同龢(翁心存之子)是軍機大臣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2年前,他将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美國,給祖國的卻收取3000萬費用

在清朝,翁氏家族一度是鐘鳴鼎食的富貴之家,是以翁萬戈繼承了家中無數珍稀藏品也不奇怪。31歲那年,翁萬戈将這些寶物全部轉移到了美國,按他的說法,這麼做是為了更好地守護文物,避免它們因為戰火遭到破壞。

當時的中國确實還沒有穩定下來,是以他的做法也無人提出質疑。不過1999年,翁萬戈要轉手古籍藏書的消息傳出,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人員立刻第一時間飛去美國,找到翁萬戈進行協商。

2年前,他将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美國,給祖國的卻收取3000萬費用

這批古籍藏書十分珍貴,年代跨越宋元明清,數量高達542冊,是難得一見的海外私家收藏善本,儲存完好。幾番協商下來,翁萬戈勉強同意将它們送回國内,但必須收取費用。第二年,上海圖書館花費450萬美元(折合人民币3000餘萬)才讓這批古籍藏書回到了故土。

常言道“葉落歸根”,中國人心裡多多少少有鄉土觀念,但翁萬戈雖然嘴上說自己為保護中國文物而活,落實到行動上卻十分沖突。進入21世紀後,他曾經将20多件珍貴的中國本土文物捐給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是捐,不是賣。

2年前,他将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美國,給祖國的卻收取3000萬費用

一般來講,博物館很少會有獲得大批捐贈、一舉改變藏品規模的機會,但翁萬戈以一己之力幫助了波士頓藝術博物館,2年前正逢他的百歲生辰,為表慶祝,他将橫跨5個朝代1300年曆史的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與4件織繡文物全部無償捐出。

這件事讓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負責亞洲收藏的從業人員感到興奮不已,對翁萬戈連連道謝。而翁萬戈則公開表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是他來到美國後參觀的第一個館,他希望自己的家藏與這家博物館融合到一起,這是“命運使然”。

2年前,他将183件中國文物無償捐美國,給祖國的卻收取3000萬費用

兩相對比下,翁萬戈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文物原本來自中國,而且對外無償捐贈、對祖國收取高價的行為,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議。客觀來講,翁萬戈有權處置自己的家藏,但這些文物實在珍貴,讓人想不通他到底是出于什麼考慮才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