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荊州是戰略要地,劉備為什麼不讓趙雲來鎮守?

三國曆史上最可惜的一戰就是關羽失荊州,這不僅使劉備沒有了統一天下的實力,更使得五虎上将之首的關羽被殘殺。關羽大意失荊州,後人往往會問:劉備當時為什麼不讓同樣勇猛忠誠,而且為人謹慎小心的趙雲來鎮守荊州呢?

荊州是戰略要地,劉備為什麼不讓趙雲來鎮守?

因為趙雲缺少威名。

劉備率大軍去打益州,隻留下很少的兵力來守衛荊州,但荊州又是四戰之地,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這兩隻狼随時都有可能來咬上一口,是以,孤軍鎮守荊州的将領必須是威震華夏的名将。縱觀劉備帳下的将領,能做到這一點的隻有關羽

當年關羽把袁紹、曹操手下最勇猛的将領一頓痛揍,十八路諸侯都是看在眼裡的。有關羽在,至少能夠威懾住對手,使其不敢主動發起進攻,最後能襲殺關羽也是曹操和孫權雙方合力的結果。而趙雲完全沒有這樣的威懾力,雖然“常山趙子龍”的威名也是天下盡知,但基本上還是一些小事迹,和關羽不是同一個層次,若趙雲去守荊州,隻怕立刻就會被曹操或孫權直接攻擊。

荊州是戰略要地,劉備為什麼不讓趙雲來鎮守?

其次,趙雲也缺少經驗。

荊州是戰略要地,守住它必須要一個統帥級别的人物,他必須要有統率全軍的能力和經驗,關羽在這方面比趙雲強很多。關羽最早跟随劉備,劉備早就大膽地将統帥權給了關羽。在三十多年的征戰過程中,關羽積累了豐富的統帥經驗。反觀趙雲,純粹是一名将領。他早年跟随地方軍閥公孫瓒的時候僅僅是一個先鋒;投奔劉備後,基本上做的也都是保護中樞、保護諸葛亮、保護劉備家屬整頓内務等工作,對獨自帶兵打仗、指揮軍隊攻城略地缺乏實際經驗。趙雲的才幹守一個城池還可以,守荊州估計是搞不定的。荊州地盤大,地位又關鍵,牽一發而動全身,若讓趙雲守荊州,在前方征戰的劉備必然會有後顧之憂,他當然不會這樣安排。

荊州是戰略要地,劉備為什麼不讓趙雲來鎮守?

第三,趙雲有一個關鍵的弱點:不熟悉水軍。

荊州及周邊的水路很發達,當年劉表統治這裡的時候,手下大部分也都是水軍,水軍作戰是必需的。劉備收編了很多劉表的水軍,但他去攻打益州(今四川)時帶的軍隊都是陸軍,是以水軍都留了下來,鎮守荊州仍然以水軍為主。而在這方面,關羽是很有經驗的:劉備到了荊州後,是關羽一直在負責訓練和統率水軍,他是劉備陣營中最善于水戰的将領。反觀趙雲,之前跟随公孫瓒時主要帶的是騎兵,跟随劉備後也主要帶的是陸軍,缺乏管理水軍的能力。讓旱鴨子帶着水軍守長江邊的重鎮,那不是找死嗎?

荊州是戰略要地,劉備為什麼不讓趙雲來鎮守?

可見,劉備當初安排誰來鎮守荊州的時候是經過仔細周詳思考的,這是由關羽和趙雲的特點決定的。至于後來關羽由于種種原因丢掉了荊州乃至身首異處,劉備顯然是不可能事先預知的,換成趙雲,事情可能會更糟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