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最令人尊敬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讀錯一個字,挽救上千人性命

在中國曆史上,出現頻率最多的無疑是皇帝,最閃光的往往是無數的忠臣名相,才子佳人,最另類的恐怕就是太監了。太監這個職業自古就有,時間跨度非常大,這個職業裡出的曆史名人也不在少數.

比如秦朝的大宦官趙高,東漢的十常侍,到了唐代和明代也出過許多有名的太監。這裡要說的一位太監,誠然是一位令人肅然起敬的人,因為他的出現挽救了上千條人命,他就是張居翰。

古代最令人尊敬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讀錯一個字,挽救上千人性命

唐末的太監參政與張居翰其人

說起張居翰,恐怕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然而曆史卻對此人做過詳細的記述,而之是以詳細與張居翰所做的一件事有直接關系。張居翰生于857年,現在的河北省清河縣人。他所處的年代正是唐末及五代時期最為混亂的時期。

晚唐時期,宦官參政是當時政壇的一大特點,晚唐時期太監興盛的起點應該在唐玄宗時期,當時太監人數高達3000,最有名的太監就是高力士,從那時起就為後世開了一個頭。

唐德宗時期爆發了泾原兵變,起因為兵饷配置設定,雖然兵變被鎮壓下去,但唐德宗所代表的皇帝威嚴遭到沉重打擊,至此唐皇與大臣之間的猜忌愈加嚴重,對将領也逐漸失去控制,這樣的結果就是皇帝更加倚重太監來實施管理國家的各項職能。

古代最令人尊敬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讀錯一個字,挽救上千人性命

宦官成為晚唐政治的一大特點,以至于到後面,太監的權勢甚至有時能夠淩駕于皇權,甘露寺政變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張居翰在唐懿宗時由張從玫收為養子,後來在這個平台進入進階宦官行列。

八面玲珑

在唐僖宗逃難時,因其忠心被授予護軍判官,可見當時太監已經成為皇權與軍權之間重要的紐帶。雖然張居翰官位很高,但為人卻非常謙卑,不似之前許多太監那樣擅長玩弄權術,是以無論是皇帝面前,還是各方大臣那裡.

對張居翰的評價都是比較正面。當年張居翰與幽州節度使劉仁恭關系不錯,當被委派前往幽州節制軍務之時,獲得皇帝許可就在當地留了下來。天複三年朱溫勢力日益強大,這時的皇帝唐德宗已經被朱溫徹底架空。

古代最令人尊敬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讀錯一個字,挽救上千人性命

朱溫以太監幹涉朝政為由,對皇宮太監進行了大規模屠殺,而張居翰正好在幽州,劉仁恭出面為其化解了這次巨大危機。唐末的戰局焦點是李克用與朱溫之間的鬥争,朱溫派軍進攻幽州時,劉仁恭派張居翰前往李克用處求救。

李克用出兵攻伐朱溫時,得到張居翰很大的幫助,是以對張居翰另眼相看,并将其留用身邊,張居翰一躍成為李克用的愛将,張居翰在李克用父子的後唐建立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是以一直受到後唐國主的器重。

勇改一字,得救千人

925年,後唐李存勖發兵滅前蜀,主将是太子李繼岌。前蜀國主王衍自知不敵,寫降書願意投降,莊宗看到王衍的請降書後非常高興,回賜诏書給王,書上明确寫明隻要王衍投降,可免其一死,并可讓其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古代最令人尊敬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讀錯一個字,挽救上千人性命

并指着天上的星辰發了個誓“三辰在上,一言不欺”。然而926年的四月,李嗣源卻在河北造反,因為李嗣源是一員猛将,唐莊宗發兵讨伐前身邊的藝伎勸說其應該殺掉已經投降的王衍等人。

原因是如果戰事不順,王衍等人有可能重新反叛。唐莊宗此時已經沒有了主張,在藝伎的勸說下下诏“王衍一行,并宜殺戮”。這個一行指的是前蜀投降的所有人。當張居翰拿到莊宗的诏書時,大吃一驚。

根據他知道的情況是,王衍一行人等共計一千多人,好在唐莊宗這次下诏使命由張居翰執行。張居翰在皇帝诏書上将“一行人”改為“一家人”。這一字之差,就将拯救一千人性命。

古代最令人尊敬的太監,讀聖旨時故意讀錯一個字,挽救上千人性命

篡改诏書這在古代是要殺頭的,然而張居翰卻勇敢的将這一責任擔了下來。诏書到達前蜀,太子李繼笈對诏書的内容并沒有過多的盤問,由于下诏書本人又是莊宗身邊的紅人張居翰,李繼笈很快就執行了指令。

莊宗在事後雖然得知此事,然而當時時局對唐莊宗非常不利,不久他就死于戰亂之中,這一篡改诏書的事也就變得不了了之了。李嗣源率軍進入京師,對于莊宗時期的大臣既往不咎,而張居翰本身立場比較中立。

李嗣源同意其歸隐長安,當起太平紳士,得以善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