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複榘棄守山東被槍決,其妻為何不到台灣,最後結局如何?

民國初年,山東有一段幾乎“獨立”狀态,而造成這種狀态就是号稱“山東王”的韓複榘。韓複榘是河北霸縣人,與西北軍閥馮玉祥是老鄉,是以韓複榘最早是馮玉祥的人,是馮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

韓複榘棄守山東被槍決,其妻為何不到台灣,最後結局如何?

韓複榘為什麼又成了老蔣的人?

說起這段曆史,主要原因還是将帥不和,也就是韓複榘與主帥馮玉祥之間的沖突。兩人沖突主要還是因為軍閥混戰而起。

1926年,馮玉祥的部隊兵敗後退到了甯夏,而此時韓複榘沒有跟随馮玉祥走,他投靠山西軍閥商震,并被任命為晉軍第13師師長。

1926年,馮玉祥在五原誓師後,韓複榘又再次回到馮玉祥手下,并任陝軍第六路司令。此時馮玉祥對韓複榘就不滿了。俗話說“好漢不事二主”,韓複榘有着“有奶就是娘”的做法,馮玉祥對他很不滿。馮玉祥此時要和各路軍閥争戰,手裡還需要韓複榘這樣的人才。韓這個人能打,在西北軍閥中有名。

韓複榘棄守山東被槍決,其妻為何不到台灣,最後結局如何?

1928年,韓複榘被任命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暫編第一師師長、第二十師師長,1928年4月,奉軍攻打河南時,韓複榘又被任命為總指揮,6月,韓複榘率軍打敗奉軍。1928年底的時候,韓複榘被任命為河南省主席,不久又被馮玉祥免去師長職務。很顯然,馮玉祥對韓複榘已經提防了,因為韓複榘貫頤備戟,并且職務不斷上升,馮玉祥怕将來韓複榘強大後,無法掌控他,很有可能是“功高蓋主”。

失去軍權的韓複榘對馮玉祥也不滿,此時他萌生了投奔蔣介石的想法。1929年5月,韓複榘與石友三聯合釋出電報,公開稱:“維持和平,擁護中央”,于是他成為蔣介石的人,随即老蔣任命他為第三路軍總指揮。

韓複榘的突然背叛,對西北軍打擊很大。馮玉祥部從此衰弱下去,并一蹶不振。馮也從此退出曆史舞台。據說後來到泰山種地,這是後話了。

韓複榘棄守山東被槍決,其妻為何不到台灣,最後結局如何?

韓複榘投靠蔣介石後,1930年,參加了蔣馮閻三家的中原大戰,韓複榘此時職務是“讨逆軍”第三路軍總指揮,在中原大戰中,韓複榘特别骁勇善戰,為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

中原大戰後,韓複榘就率部進入山東,9月任山東省主席,于是他開始紮根山東,當了8年的“土皇帝”。韓複榘統治山東時,殺了很多人,特别是鎮壓了我黨農民武裝。

韓複榘在山東時,他為了儲存實力,開始不聽蔣介石的話,對地方的稅收進行截留,并私自擴充軍隊。還大搞“剿匪”、“清張”、“澄清吏治”、“鄉村建設”、“新生活運動”,據說這些事也受到群眾的歡迎,特别是鄉村建設和新生活運動,韓複榘曾一度改變了山東面貌。

韓複榘還重視山東的經濟和教育事業,這些都與老蔣的全國統治有沖突,是以,韓複榘統治的山東,實際上處于一個“半獨立”狀态。

對于韓複榘在山東作為,老蔣早就有所不滿,但老蔣這個人不到一定時候不會發作。兩人之是以後來沖突激化,主要還是老蔣忽悠韓複榘,當年韓複榘投靠蔣介石時,老蔣答應給很多錢,但最後不了了之,是以韓複榘對蔣介石很不滿,那時就有反蔣的想法。這是民國初年全國各路軍閥混戰形成的思維,老蔣嚴格來說是篡奪了勝利果實,其實他也是軍閥。韓複榘當山東省主席時,就不斷排擠老蔣的親信。

韓複榘棄守山東被槍決,其妻為何不到台灣,最後結局如何?

如果說韓複榘在山東搞“半獨立”,撈錢快活,老蔣可能睜隻眼閉隻眼。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搞的“西安事變”逼蔣抗日,韓複榘通電支援張揚二人,這就讓蔣韓沖突加深。

其實韓複榘支援張楊二人,他以為老蔣不會被放出來了,全國可能要大亂,是以他才站到張楊一邊,讓老蔣恨在心裡,後果很嚴重。

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韓複榘任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三集團軍總司令,負責指揮山東的軍事。當日本攻打山東時,韓複榘曾在德州阻擊日軍。後來韓複榘在與日軍作戰中,損失很大,特别是德州一戰讓韓複榘的3個師損失了一半,而且老蔣還把他的炮兵調走。韓複榘很惱火。此時韓複榘“儲存實力”想法又産生了,他決定放棄濟南,臨走時還燒了省政府等建築,他對外稱是“焦土抗戰”,想用“堅壁清野”的做法。但韓複榘根本不知道日軍的實力。

日軍不斷向山東進攻,韓複榘本應與日軍血戰,但他不斷退縮。他的想法就是儲存實力。老蔣對韓複榘不滿,答應給他的炮兵部隊也給了湯恩伯。韓複榘也不滿,于是就成為逃跑将軍,就連黃河泰山這樣天險都放棄防守。本來黃河防線可以防守一段時間,韓複榘卻放棄了。

李宗仁對韓複榘不戰而退的做法不滿,發電報讓韓複榘死守泰安。但韓複榘回電“南京不守,何守泰安”。韓複榘這句話實際上就是笑話老蔣等人把南京都丢了。李宗仁把韓的電報轉給了老蔣,說是韓複榘不聽指揮。這可是大罪。

韓複榘棄守山東被槍決,其妻為何不到台灣,最後結局如何?

面對韓複榘種種作為,蔣介石不想再忍了,是以決定殺掉韓複榘,以儆效尤,否則全國大大小小的軍閥無法管理。

1938年1月11日,蔣介石在鄭州召開進階将領作戰會議,對外通知說是夜間舉行。韓複榘是受邀之一。其實在抗戰時召開這樣的會議并不奇怪,韓複榘也沒想那麼多。

當韓複榘到了河南省政府門口時,他看到有一塊牌子寫着“與會者在此下車”,于是就停好車,與其他将領到第二道門,左邊房間有“随員接待處”,韓複榘三個衛士留在這裡。

這些行為使蔣介石下定了肅清他的決心。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11日,蔣介石在河南省政府召開進階将領機密軍事會議,并預先通知說為避免日本飛機擾亂,會議在夜晚舉行。韓複榘也被通知到會,到了開會的時候,韓複榘坐車到了河南省政府門口,即看見電燈旁貼着一張寫着“參加會議的将領請在此下車”的通知,并有軍警憲兵在指揮車輛,把車輛排列到旁邊的空地上,韓複榘當時和很多與會的将領,一樣下車向裡走。到了第二道門口,左旁屋門上貼着“随員接待處”,于是韓複榘帶去的三個衛士都被留在接待處。 随後韓複榘被逮捕。

韓複榘棄守山東被槍決,其妻為何不到台灣,最後結局如何?

1938年1月19日,國民黨組成進階軍法會審,何應欽任審判長,對韓複榘進行審訊,在審訊中,韓複榘一言不發,隻是微笑。直到24日晚上,他被軍統特務押到武昌市平閱路33号院裡一棟小樓上秘密槍決。

韓複榘被槍決後,蔣介石考慮他在中原大戰有功,就對其按省主席二級上将級别安葬在雞公山墓地。上寫“韓複榘之墓”。解放後,韓複榘的子婦把韓遷到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安葬。

對于韓複榘槍決一事,曆史上一直議論不斷,大都認為韓複榘抗日不積極,不抵抗,但也有内部鬥争因素,不過面對外敵侵略不抗日,這一點說不過去。至少戰死比老蔣弄死名聲好聽。

韓複榘死後,他的家人去哪了?

韓複榘統治山東時,有幾房太太,其中原配夫人高藝珍生了3個兒子,小妾給他生了個兒子。但韓複榘死後,那些小妾都跑了,隻有原配留下來,帶着4個兒子生活。

抗戰時,高藝珍不可能再在山東生活,他怕人認出是韓複榘的家人,于是到了北平生活。她靠韓複榘留下的錢财把孩子撫養成人。

解放戰争末期,眼看老蔣不行了,很多國民黨進階将領的家眷都紛紛跑到台灣,而高藝珍也有條件到台灣,但她沒去,而是繼續留在北京生活。

韓複榘的4個兒子都很有出息,大兒子後來得精神病而死,二兒子考入軍校,參加過抗美援朝戰争,後來在一所電力學校當老師,三兒子也是軍校畢業,後在交通部門任職。小兒子後到奧地利留學,後來選擇國外定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