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的另類臉譜:見風使舵的宦海規則,張勳一廂情願的獨角戲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一百三十):頭尚在,辮子不可掉。

在洪憲帝制的鬧劇剛翻過去一年,天下蒼生還在城頭變幻大王旗的北洋亂局中處于蒙圈狀态,一個相對複雜的角兒再次上演一出丁巳複辟的鬧劇,将京師重地攪地雞飛狗跳,一時間清廷遺老、軍閥顯貴以及文人志士各抒己見,總之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抓緊時間将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複辟狂人趕出京城。”而複辟狂人張勳自己也想不明白,這場風雨欲來的複辟鬧劇為何會失敗的如此之快,望着大街上堪稱奇觀的亂象:“潰軍不僅将槍械丢擲在地,而且滿地辮子同樣引人注目。”這些都是潰敗的定武軍倉皇留下的複辟道具,在這場僅有十餘天的鬧劇背後,更是見風使舵的宦海規則。

曆史的另類臉譜:見風使舵的宦海規則,張勳一廂情願的獨角戲

在張勳作為複辟頭号功臣被清廷嘉封為“忠勇親王”之時,臭味相投的追随者也均沐猴而冠,苦于無兵可調的段祺瑞為了調動麾下北洋軍卻不得不耗費重金作為活動經費,最終曹锟、馮玉祥等人麾下三個師的北洋軍揮師入京,勢如破竹連克定武軍外圍陣地,這些遠道而來的辮子軍不得不退入城内繼續負隅頑抗。但是在優勢北洋軍的鉗制進攻下大勢已去,張勳不得不乞援之前密約的十三省督軍,可是這個名義上的“盟主”此時已經完全沒有了号召力,畢竟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群情激奮的反對聲中,想讓這些見風使舵的軍閥們冒天下之大不韪出手相救,張勳手裡沒有這樣的籌碼。

曆史的另類臉譜:見風使舵的宦海規則,張勳一廂情願的獨角戲

其後,曾經聲稱願意鼎力相助倪嗣沖在段祺瑞的活動下轉變為主動請纓,願意揮師北上讨伐張勳。曾經願意緊随張勳腳步的“馮四弟”,坐鎮江南的馮國璋也是畫風突變,聲稱要“掃除妖氛,興師問罪。”北方張作霖的通電更是嚴厲,這位曾經的複辟縱容者,此時對于張勳的通電極盡嘲諷:“紹軒于複辟事前,未能先事通知,作霖之輸誠表賀。”将自己洗刷的幹幹淨淨,一塵不染。張勳開始明白,這場曾經看似群起擁之的鬧劇隻是自己的一出獨角戲,見風使舵才是宦海的基本準則。雖說已是夏季,森嚴的紫禁城卻是一片肅殺,沒讀過幾天書的張勳,一輩子隻懂得“天地君親師”,一廂情願的這出獨角戲終将謝幕,望着大殿之上隻有十二歲的溥儀欲哭無淚。

曆史的另類臉譜:見風使舵的宦海規則,張勳一廂情願的獨角戲

最終,段祺瑞再次發力,群雄果斷痛打落水狗,五萬餘人聲勢浩大的“讨逆軍”擊潰辮子軍主力五千餘人,張勳兵敗逃入租界。在人生最後的七年時間裡,張勳先是拒絕了張作霖力薦的長江巡閱使舊職,接着北洋元老徐世昌力邀其出山仍是婉拒,門庭冷落的天津張公館,張勳對于客人勸慰要識時務剪掉辮子,神情凄然地用京腔唱道:“吾回天無力,尚可獨善其身。頭尚在,辮子不可掉。”七年前那出獨角戲仍然曆曆在目,最終不若是幫助段祺瑞成就了三造共和的美譽,幫助了馮國璋成就了代理大總統的美夢,至于張勳自己的黃粱一夢,終究還在時代的大潮中湮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