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25日,日軍在青島的登陸儀式在惠泉賽馬場舉行。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東京灣的密蘇裡号巡洋艦上,日本外相宿丸義秀和日本陸軍參謀長水野義弘分别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和日本帝國基地簽署了投降書。這标志着中國抗日戰争的結束和世界反法西斯戰争的勝利。第二天,9月3日,被指定為中國抗日戰争勝利紀念日。
1945年9月9日,日本在南京派出總司令岡山義彥簽署投降書,中國陸軍總司令何英琴海軍上将簽署投降書,128多萬日軍向中國投降。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5日,舉行了中國主要登陸點的登陸儀式,侵略日軍向中國交出了武器。
1945年10月25日,中美兩國代表在青島惠泉賽馬場舉行接受青島日軍投降儀式,《青島公報》、《平民日報》等報紙對此進行了詳細報道。引用青島市檔案館的一些珍貴曆史資料,現在重新編輯以紀念那些曆史時刻,不要忘記民族恥辱,我這一代人自我完善!

1945年10月25日,青島日軍投降儀式在惠泉賽馬場舉行。它是當時遠東地區最著名的三個賽馬場之一。
1945年10月19日,中國第十一戰區副司令員李彥軍中将(左三)抵達青島,與美國登陸部隊讨論日軍在青島的投降問題。(前兩人(左)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6師助理指揮官威廉·李(William J. Lee)。T. 克萊門特)
山東下架官員李延年(左一)和謝伯研究降職問題。
美國海軍陸戰隊抵達青島。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6師步兵團從山東大學軍營出發前往賽馬場參加登陸儀式。
投降儀式前中美兩國代表合影。
來自美國海軍陸戰隊第6師的12,000多名士兵,40多輛坦克,400多輛裝甲車,軍用卡車,通信車和40門榴彈炮參加了儀式。在此期間,停泊在青島附近的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編隊在賽馬場上空盤旋。
日本投降儀式現場的鳥瞰圖。
美國海軍陸戰隊飛機飛越回泉廣場。在儀式上,美國空軍飛機的六個中隊正在青島市上空飛行,每個中隊有三個中隊,每個中隊由三架飛機和三架指揮飛機組成。它們有時會盤旋在古州灣、惠泉灣、太平山上空,有時也會在會場上空低空飛翔。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惠泉廣場。
美國海軍陸戰隊第6師團參加日本投降儀式。
美軍坦克部隊參加登陸儀式。
美國士兵參加登陸儀式。
落地儀式現場在惠泉廣場舉行。中華民國和美國的旗杆在旗杆上飄揚,而正面看台上挂滿了美國,中國,英國,蘇聯和法國的國旗。
此次落差是青島的一件大事,市民們極為關注,是以一大早就有不少市民來到現場,不僅坐滿了看台,就連周圍的空地裡也擠滿了人。11點鐘,陳寶倉和舍伯乘車趕到,雙方走到着陸平台。随後,日軍投降代表第五獨立混成旅長長野榮二世少将等11人乘車抵達會場,并由美國憲兵隊率領登陸階段等候。
儀式開始時,全場默默站,軍樂隊奏響了中美兩國國歌。随後,日本投降代表,第五獨立混成旅長長野榮二世少将上台。
國民黨軍政部特工陳寶倉中将與美國海軍陸戰隊第6師師長謝爾伯少将簽字。
儀式開始後,軍樂隊奏響了中美兩國國歌,長野榮二世少将走上舞台,向降職軍官鞠躬獻刀。
其他十名日本海軍陸戰隊員和海軍陸戰隊員也交出了刀子,放在指定的桌子上。這些日本軍官有的沮喪,有的冷靜而沮喪。
舞台前中央有一張長桌,擺放了10本書,每本11頁,前3頁為英文,最後8頁為日文,分别為都林白紙,封面為真皮黃色硬紙,正面領帶精緻美麗的藍色花朵,還有水筆, 刷子、墨盒等文具。長桌後面有兩把椅子,是降職官的主座位。主座位後面是兩排32把椅子,供參加儀式的中國和美國進階軍官使用。
舞台的左右兩側都有一個特殊的嘉賓座位。舞台前面有一張桌子供展示日本投降代表贈送的刀,左前為新聞台,右前為日本投降代表站立。在被擊落的舞台的前面是一個軍樂隊,左右有步兵3個小組。會場周圍有梯田觀衆席,雖然離舞台很遠,但由于層層高,情況一目了然。
拿到刀後,陳和謝用中英文宣布接受日本投降,然後長野躬身子,在10本倒書中的一本上簽了字。
投降儀式結束後,中美兩國舉行了盛大的晚宴。
日軍等待離開青島。
日本僑民在大廟山下等待搬出青島。
太平路國小前的日軍準備撤退。
曆史上,日本侵略者從1914年到1922年、從1938年到1945年兩次占領青島,并殖民青島,累計15年,給青島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屈辱和苦難。每年在一些特殊的日子裡,這個公衆号都會釋出或重新釋出圖形,别忘了國家恥辱,我這一代人自我完善的時候!
1938年1月10日,日軍占領了回泉賽馬場。
1938年1月10日,惠泉在馬場管理日本海軍陸戰隊。
1938年1月10日,惠泉在馬場經營傲慢的日本人。
1945 年 10 月 25 日,在同一地點,日本人在這裡低頭,被降下。
曾經著名的惠泉賽馬場,曾經有過青島入侵中國的曆史性事件,日軍被降職的儀式地點,如今的惠泉廣場,已經看不到當年的痕迹。面對開闊的草地,相信很多關心這片土地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甚至一個聲音,為什麼不能在這裡豎起一座紀念碑來紀念和覺醒呢?
這裡是青島抗争勝利的曆史見證,是廣大青年和群衆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礎,可以說,在惠泉廣場樹立抗戰勝利紀念碑或日軍倒下紀念碑, 具有重要的曆史和現實意義。
近年來,日本右翼軍國主義意識形态擡頭,日本内閣政治開始向右傾斜,日本内閣試圖美化日本過去的侵略戰争,然後試圖否認過去的侵略戰争。
2014年7月7日,習主席在全民抗日戰争爆發77周年活動上強調,曆史就是曆史,事實就是事實,誰也改變不了曆史和事實。作出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将堅定不移地捍衛用鮮血和生命書寫的曆史。任何要否認、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曆史的人,是決不會同意中國人民和人民的!
在和平的時代,我們不應忘記自己所經受的屈辱,更要緬懷那些為國捐軀的祖先,更應該尊重曆史,緬懷曆史!
人們為了不忘記曆史而進行緻敬和紀念。時間可以流逝,曆史不能被遺忘。記住過去,避免悲劇,記住曆史,珍惜和平!
本組圖編輯參考自青島市檔案館、青島市新聞網、青島市檔案館論壇公衆号、青島市記憶頭條重編整理釋出,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