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戎馬一生調任省委書記,一兒子判死刑,一兒子判死緩

中國革命史是一部充滿血和淚的曆史,在那血雨腥風的戰争年代,有無數的革命先烈血灑沙場,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他們都沒有看到新中國的成立。然而,那些活下來的、在戰場上立下過赫赫戰功的将領們,建國後都被授予了相應的軍銜,成為了共和國的開國功勳,其中的熊應堂将軍就因功被授予了開國少将。

他戎馬一生調任省委書記,一兒子判死刑,一兒子判死緩

熊應堂,1911年出生于黃麻起義的發源地湖北紅安縣。熊應堂将軍在很小的時候,就到地主家做長工,為了謀生,還學過理發師的手藝,飽受了饑寒和折磨。在他17歲的那年,革命隊伍來到了他的家鄉招兵,熊應堂就毅然決然地挑着理發挑子參軍入伍了。

入伍後的熊應堂剛開始隻是給戰士們理理發,後來在大山寨的戰鬥中,他赤手空拳繳獲了敵人的一支槍之後,就也毫不畏懼地沖殺在戰場上了,從此以後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在土地革命戰争時期,他參與了四次反圍剿戰鬥,并且還參加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征,尤其是在開創四川以及陝北革命根據地時,身先士卒,戰功顯赫,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紅軍勝利會師陝北後,熊應堂被上級上司推薦到抗大學習,并被提升為團長。

抗日戰争時期,熊應堂在江蘇的小丹陽一帶英勇抗擊日軍,在安徽南部參與指揮反掃蕩戰鬥時,一戰就攻克了泾縣,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1941年,敵軍策劃了震驚全國的皖南鎮壓事件,熊應堂随機應變,率部勇敢地拼死奮殺、左沖右突,堅決為組織保留革命的火種。

他戎馬一生調任省委書記,一兒子判死刑,一兒子判死緩

解放戰争時期,熊應堂由于戰績突出,被提升為副軍長率部攻打山東,後來又轉戰江蘇,立下了無數戰功。在解放淮海地區時,在粟裕大将的指揮下,創造了一戰殲滅敵軍60萬的奇迹,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巨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熊應堂擔任了浙江省委書記,雖然位高權重,但是他卻始終保持着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勤儉節約,從不鋪張浪費,表現了一個老革命、老将軍的優良作風。

然而,老将軍的兩個兒子卻生活極度腐化,走向了罪惡的不歸之路。熊将軍有兩個兒子,一個叫熊北平,另一個叫熊紫平,是一對雙胞胎兒子。這對兒子出生後,由于熊将軍長年忙于軍務,對他們疏于管教,家庭的重擔全部都落在了熊夫人的身上。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這句自古的名言,在這兒就得到了印證。熊夫人對這兩個兒子疼愛有加,溺愛過度,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少爺生活。後來更加的為所欲為,在學校不僅打罵同學,而且還不尊師敬道。當熊将軍發現兒子的不對勁,正準備将兒子們送去部隊曆練時,卻為時已晚了。

70年代,當熊應堂将軍離開浙江,調往四川參加工作時,他的兩個兒子在浙江更是肆無忌憚,不僅用坑蒙拐騙的手段,玷污了不少婦女,而且還肆意地欺淩和盤剝當地百姓,搞得民怨沸騰,成為了禍害一方的惡少,最後被公安逮捕,并報上級高層上司。

當兩個兒子被逮捕的消息很快傳到了熊應堂的耳裡時,這位為官清廉,兩袖清風的老将軍,頓時臉色鐵青,根本不理睬妻子的苦苦哀求,直接表示按法律處置,自己絕不會做出任何的幹涉,而且還嚴厲吩咐家人,不準求情。

他戎馬一生調任省委書記,一兒子判死刑,一兒子判死緩

聽聞了嚴父的态度後,原來氣焰嚣張的熊家兄弟,此時的态度也有所改變,大哥熊北平在公安的審問下,開始如實交代自己的罪行,希望能夠戴罪立功,獲得從輕發落的機會。但是弟弟熊紫平卻拒不認罪,并且态度惡劣,言語間多有不敬之詞。

結果是,兩兄弟不同的認罪态度,也決定了他們截然不同的結局。1979年,杭州召開了萬人公審大會,哥哥熊北平被判處了死緩,而弟弟熊紫平則是被判處了死刑,并且立即執行,一時間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