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歲少女被乾隆一眼看中,46年不得皇寵,最終還被大火燒死

她是來自八旗頂級豪門的富貴之女,選秀中被乾隆一眼看中,收作孫媳。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就這樣一個出身高貴的女子,卻長達46年不得皇寵,在嫔位上待了25年。更令人驚愕的是,身為大清皇妃的她,最終以被大火燒死的悲慘結局離開了人世,堪稱下場最凄慘的皇妃。

13歲少女被乾隆一眼看中,46年不得皇寵,最終還被大火燒死

1、清朝頂級豪門之女

恬嫔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生年不詳,父親是廣東監運使、左遷湖北鹽法武昌道查清阿。

關于恬嫔的家世,很有必要說一下。

清朝有四大家族,即鑲黃旗鈕祜祿氏、正黃旗赫舍裡氏、鑲黃旗佟佳氏與鑲黃旗富察氏,其中,鑲黃旗富察氏在乾隆一朝達到極盛,出了像孝賢皇後、傅恒、福康安這樣的大人物。恬嫔正是來自鑲黃旗富察氏。

恬嫔的玄祖父就是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居相位三十餘年的保和殿大學士馬齊。曾祖父是馬齊的兒子傅良,傅良承襲了父親馬齊的一等伯爵,曾在吉林、西安、甯夏等地做過将軍,诰授光祿大夫,曾祖母則是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的玄孫女覺羅氏,诰封一品夫人。

恬嫔的祖父名叫穆靖安,曆任直隸永平府同知與刑部員外郎,祖母是英親王阿濟格的後裔覺羅氏。恬嫔的父親查清阿曾任湖北鹽法道,這可是一個肥差,母親則是豫親王多铎的玄孫女。

當然,乾隆朝的兩名後妃與恬嫔也有堂親關系,比如說孝賢皇後是恬嫔的堂曾姑祖母,晉妃則是恬嫔的堂姑姑,此外,恬嫔還是同治朝後宮淑慎皇貴妃的堂姑祖母。

能夠看到,恬嫔所在的鑲黃旗富察氏可以說是世代與皇室聯姻,說白了,如果不是八旗頂級豪門,怎麼可能會與皇室世代結親呢?這就是恬嫔的家世,一個八旗頂級名門,名門中的名門。

13歲少女被乾隆一眼看中,46年不得皇寵,最終還被大火燒死

2、乾隆選中的孫媳

關于恬嫔是什麼時候入宮或者嫁給綿甯(道光)的,史料沒有記載。不過,據檔案顯示,至少在嘉慶四年,恬嫔已經是皇子綿甯的側福晉(皇二子側妃)了。

據已有的檔案可知,嘉慶二年是選秀年,這一年,有六名秀女被選中,其中的兩人被嘉慶送給了太上皇乾隆,她們便是晉妃與壽貴人。另外四人被嘉慶納入後宮,她們分别是玉貴人、淳貴人、信貴人與安常在,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秀女被納入後宮。

有一點需要注意,恬嫔既然是嘉慶指給兒子綿甯的側福晉,她的入宮途徑就一定是八旗選秀。嘉慶二年年初,綿甯的生母孝淑睿皇後去世,此時,綿甯不宜舉辦婚禮,到了嘉慶四年,孝淑睿皇後喪期(27個月)過後,才能把恬嫔娶進門。

也就是說,恬嫔極有可能也是嘉慶二年被選中的秀女,原本就是預備着給皇子綿甯做側福晉的,由于綿甯在給母親守喪,暫定為記名秀女,等到喪期過後,才嫁給了皇子綿甯為側福晉。

而且,不要忘了,恬嫔是來自沙濟富察氏,也就是乾隆原配孝賢皇後一家,如果是嘉慶二年被選中的秀女,那麼她極有可能就是太上皇乾隆給孫兒綿甯給選中的。說不定是想讓根深葉茂的富察氏再出一位皇後,不過,事與願違,事情與乾隆設想的不太一樣。

13歲少女被乾隆一眼看中,46年不得皇寵,最終還被大火燒死

3、嘉慶嫌棄的兒媳

其實,嘉慶之是以着急給兒子綿甯娶側福晉,也是想早點抱上孫子孫女,老人嘛,都想早點看到下一代,這很正常。

當時,皇子綿甯身邊有四個女人,分别是嫡福晉鈕祜祿氏(孝穆成皇後)、側福晉富察氏(恬嫔)、官女子趙氏(平貴人)、官女子孫氏(定貴人)。四個妻妾一起發力,這下總該可以了吧。

然而,令嘉慶大跌眼鏡的是,一直到嘉慶十三年,他始終不見皇孫降生,而此時的嘉慶已經是年近半百的老人了,怎能不着急呢?

至于綿甯婚後前十三年一直沒有兒女的原因,之前筆者也分析過,極有可能是綿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嫡福晉鈕祜祿氏身上了,而鈕祜祿氏因個人問題,又一直生不了兒女,便形成了這樣的局面。

是以說,嘉慶不僅對兒媳鈕祜祿氏不太滿意,對其他那三個(富察氏、趙氏、孫氏)也十分不滿,真的是太不中用了。

幸運的是,嘉慶之前所增派的官女子那拉氏(和妃)為綿甯生下了長子奕緯,這讓嘉慶龍顔大悅,一高興,便将那拉氏賜封為皇子綿甯側福晉。這樣的話,綿甯就有了兩位側福晉,為了便于區分,富察氏(恬嫔)稱大側室福晉,那拉氏稱側室福晉。

13歲少女被乾隆一眼看中,46年不得皇寵,最終還被大火燒死

4、居嫔位25年

道光帝繼位後,對潛邸妻妾進行了冊封,在名分初定中,原大側室福晉富察氏被封為恬嫔,先是居于承乾宮,後改居延禧宮。沒想到的是,這是恬嫔的第一次冊封,也是最後一次。

“朕惟椒庭贊化。六宮修壸教之儀。蘭殿承輝。九禦備内官之制。贲鸾章而寵錫。耀翟采以榮增。咨爾側福晉富察氏、德表柔嘉。心昭淑慎。翼中閨而克協。繩矩明衷。娴内則以無愆。圭璋合度。是用封爾為恬嫔。錫之冊命。爾其益懷恭謹。膺蕃祉于彤閨。彌勵匡勤。迓洪禧于紫掖。欽哉。”

對了,恬嫔長居的延禧宮,我們要說一下。延禧宮是東六宮之一,位于東六宮的東南角,與蒼震門毗鄰,蒼震門是宮廷與外界來往的要道,人員流動非常大,是以延禧宮經常會發生一些事故,比如說火災啥的。

因為這個緣故,一般寵妃是不會被安排到這個寝宮居住的,來這裡居住的都是一些無寵之人。道光将恬嫔安排到延禧宮居住,用意再明顯不過了,根本就不想看到她。

道光年間,有關恬嫔的記錄非常少,幾乎很少見到她被道光帶着去圓明園,也很少公開露面參加什麼活動。唯一一處明顯的記錄便是在孝慎皇後去世後,每年過元旦時,道光都會派恬嫔去儲秀宮的後殿拈香,說明,孝慎皇後生前或許與恬嫔的私人關系不錯。

還有一點,恬嫔為人宅心仁厚,與身邊的宮女名義上是主仆關系,實際上跟姐妹也差不多。比如說她身邊有一個宮女因病出宮了,恬嫔還經常挂念着這位宮女的病情,并交待如果病好了可以回宮再伺候她。

其實,那個時代的後宮,像恬嫔這樣的主子确實是非常罕見的了,一般都是哪個宮女因砸壞東西或是幹活粗笨而被責罰趕出宮外,還沒見到有主子挂念着生病的宮女的,可見,恬嫔雖然不得寵,但她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沒有心機的女人,如果有心機,她不會長時間不得寵。

13歲少女被乾隆一眼看中,46年不得皇寵,最終還被大火燒死

5、葬身火海的大清皇妃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恬嫔所居住的延禧宮突發大火,火勢兇猛,幾乎燒毀了延禧宮所有的寝宮,僅剩下了宮門。為此,延禧宮的掌事太監被罰一百杖,發配到黑龍江為奴,在延禧宮居住的成貴人、常貴人随後搬到鹹福宮居住。

但是,卻不見恬嫔搬到别處的記錄,而且就在這一年的七月十九日,宮中傳出恬嫔去世的消息。由此推測,恬嫔極有可能在這次火災中受到重傷,随後不治身亡,直接葬身于火海都是有可能的。

堂堂大清皇妃,還是一個老實人,竟然以這樣離奇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恬嫔去世後,道光沒有對她進行任何尊封,還下令不用辍朝,在恬嫔金棺奉移到清西陵時,道光也沒有派任何總管、首領或是太監。可見,道光是真的不待見這個女人啊!

子辰說:

其實,在大清後宮,像恬嫔這樣的無寵之人多的是,即便無寵,那些妃嫔們也能善終,說不定還能熬得一個高名位,但像恬嫔這樣下場悲慘的就極為罕見了。不得不說,恬嫔是一個好女人,也是一個沒有心機的女人,但這種性格在後宮是不會得到皇帝寵愛的,不過,落得葬身火海的結局卻是讓人沒有想到。

是以說,為了生存,有時候我們又不能太佛系,需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讓事情往好的方向轉變。

參考資料:《清史稿》《道光朝實錄》《上谕檔》《八旗滿洲氏族通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