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車冬天續航崩盤?不是電動車翻車了,而是甯德時代“翻車了”

電動車續航翻車這件事兒,嚴格意義上來說是電池翻車。

誰是龍頭,誰就得扛起創新電池技術的責任,目前幾乎所有電動車用的都是三元锂電池,為了保證續航以及充電速度,讓當下電動車更容易傾銷出去,短視發展制約了冬季電動車行駛的距離,尤其是超低溫下,電動車真的就成了“電凍車”。

電動車冬天續航崩盤?不是電動車翻車了,而是甯德時代“翻車了”

最近某些媒體做的測試顯示,即便在今天,電動車仍然不适合在溫度較低的北方地區使用,尤其是東三省地區,電動車可建議購買價值不大。

如果誰讓東三省的人買電動車,你可以讓他一邊歇着去。

從技術上來說,三元锂電池的對0-40度區間的溫度并不敏感,但一旦超出這個區間, 壽命和容量就會大打折扣,不同的锂電池低溫性能有差別,但大同小異。

這意味着,即便是國内技術最頂流的比亞迪和甯德時代,也是無法處理低溫性能。

電動車冬天續航崩盤?不是電動車翻車了,而是甯德時代“翻車了”

目前,幾乎所有電動車企業都采用甯德時代的電池,也就是說,在快速發展、内卷嚴重的環境下,所有關于續航的問題,都壓在了甯德時代的身上。

配套方案,電池容量、電池安全性甚至充電速度,都需要從甯德時代手裡拿技術,是以說電池耐不耐用,低溫下行不行,不是看企業如何,而是看甯德時代如何。

那麼,冬季電池續航衰減到底有多嚴重?

此前沒有明确資料展現,所有人的猜測是在零度左右溫度下,打開暖風之後續航成績能夠衰減到标定的70%左右,也就是有三成的續航裡程蒸發掉,主要是供空調取暖用。

電動車冬天續航崩盤?不是電動車翻車了,而是甯德時代“翻車了”

那麼在更嚴寒的情況下,比如說零下情況下呢?基本上續航成績隻有原來的一半。

比如說超長續航能力的小鵬P7,低溫情況下的續航能力隻有300km級,而且是基本跑完電的續航裡程,這也意味着這樣的續航能力在嚴寒的北方大陸上,是無法滿足強度稍高的用車生活。

為什麼?主要是锂電池特性決定的,抗低溫能力太差。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不是企業的問題,而是電池本身的問題,首先低溫情況下續航短的問題本身就是電池問題,而這些企業幾乎都沒有能力生産電池。

電動車冬天續航崩盤?不是電動車翻車了,而是甯德時代“翻車了”

不是不會去生産,而是完全沒有能力生産,他們生産的電池都是直接向甯德時代這種企業采買,基礎技術決定了其實這些所有的電動車,都是一個底子。

技術底子決定了,他們的電池續航能力基本上都差不太多,冬天崩潰的問題企業根本束手無策,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他們隻是負責采購、整合與總裝,當然一部分企業會根據産品做細節設計優化,做技術方案。

但锂電池的問題他們解決不了,是以遇到低溫問題,基本上都會全部歇菜。

是甯德時代的問題嗎?是,但是,是甯德時代的鍋嗎?顯然不是,作為一家中國企業,甯德時代的實力已經支撐起龐大的電動車産業。

電動車冬天續航崩盤?不是電動車翻車了,而是甯德時代“翻車了”

但這個産業在冬天顯得非常拉垮,我們能看到的是甯德時代拖起來的這個行業,是虛胖的行業,它負責支撐起行業,但行業參與者沒有進行自我更新。

你提供811電池,我拿來就用,反正沒有自我研發的壓力。

說到底,還是甯德時代服務的太好了,讓很多所謂的新勢力企業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技術壁壘,這個壁壘交給的是頭部企業來做。

電動車冬天續航崩盤?不是電動車翻車了,而是甯德時代“翻車了”

一個行業的良性發展,應該是無數個甯德時代的努力,但今天這個局面,是一個甯德時代撐起了行業的大盤,但很顯然,這是畸形發展的行業。

企業也應該自己生産電池,自己擁有電池的核心技術,百花齊放的電池行業才能夠你争我趕解決問題,而不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大樹下的人多了,就會有人認為這是理所應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