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十多年前的發展,MEMS(微機電系統,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逐漸衍變成消費類市場的重要推手,可謂是在手持式産品裡風生水起,尤其在手機應用上更是如魚得水。
盡管近幾年MEMS增速放緩,但是依托曾經在市場中發展的基數,地位依然很穩。是以,當物聯網、智能工業、智能農業迅速興起之時,MEMS的春天再次來臨,新的時代、新領域、新的變革,讓MEMS充滿無限機遇與挑戰。

意法半導體大中華暨南亞區模拟和MEMS産品部市場總監 吳衛東
傳感器和緻動器(驅動器)是MEMS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老牌的半導體廠商ST(意法半導體)擁有并兼具他們。意法半導體大中華暨南亞區模拟和MEMS産品部市場總監吳衛東,接受賽迪網采訪時表示:“ST作為一個IDM的半導體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生産,技術支撐也能夠既做sensor又做Actuator,雖然這兩項原理是正反的關系,但在真正的設計和工藝上,是可以複用的。”
吳衛東強調:“ST有大規模制造能力,之是以傳感器可以成功,因為進入了消費類市場,進入了消費類市場就意味着每天需要支援市場上千萬片的産能,而ST就有這個大規模生産的能力。”
在任何市場領域,随着産品的普及,市場的要求就會越來越高,其中一個就是系統內建度更高。就比如手機,幾年前傳感器在PCB闆上的面積超過10平方毫米,但現在它可能隻有以前的一半甚至更小且達到同樣的功能,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做內建化。
從源頭來講,傳感器隻是一個sensor,但慢慢地把sensor做得更加智能化。通俗來說,現在大家都會用微信,微信裡有計步功能,而傳感器通過智能化設計,可以直接告訴系統你走了多少步,而無需在處理器中進行運算,這樣的好處是:功耗更低,性能更好。
目前,關于物聯網、工業、農業,ST涉及的行業夥伴的專項并不是系統內建和電子等方面,而是傳統領域。而ST有很多合作夥伴開發 Design
House,還有系統內建商,這樣就可以把整個行業都穿插在一起。基于此,ST帶給市場的是産品、方案和整體的解決。
吳衛東認為:“Actuator目前在MEMS領域還是第二次爆發的前沿,第一次爆發是Actuator應用在噴墨列印,把墨噴出來就是靠Actuator做的。而随着技術的革新,這一市場慢慢地不再持續地增長。Actuator的主要原理是用電、磁的方式推動微小物體。”
MEMS在未來幾年,将如何随着物聯網、智能工業、智能農業進行變革?是ST一直在思考并持續進行摸索嘗試,而壓電緻動器(主要用于攝像頭領域)、超音波測距(主要用于自動駕駛、工業領域)、微型投影儀(主要用于手機等移動裝置領域)将是ST發展重點,ST将向合作夥伴提供晶圓制程和系統解決方案的配合。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