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例“共享媽媽”誕生,兩個媽媽共同生育,網友卻看法不一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随着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也在飛速進步,是以一些以前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也正在發生。提起生育孩子,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爸爸媽媽的結合,然後孕育胚胎,生下孩子。但是如果告訴你同性也可以生孩子了,你會怎麼想?

最近有新聞報道,英國一名女同志者和自己的戀人生了一個寶寶,這個寶寶是用兩個人的子宮共同孕育的。聽到這樣的新聞,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而且有些納悶。

原來是其中一個人用妻子孵化的受精卵生下了一個寶寶,這種情況還是全球首個兩個子宮共同孕育一個胚胎的情況,也就是說這個孩子有了兩個媽媽,還都是親媽。

第一例“共享媽媽”誕生,兩個媽媽共同生育,網友卻看法不一

​事後有媒體采訪當事人,其中一個媽媽賈思明表示這個過程讓她和妻子唐娜感受到了平等,讓他們在情感上走得更近。這兩位媽媽的做法,也引起了衆多網友的關注和評論,有網友表示這是她們的事,要尊重她們的意願。也有網友表示不能了解,這樣對孩子以後的成長不利,甚至批判這是違反倫理道德。

其實,随着現在年輕人觀念越來越開放,加上精子庫的建立,對同志者家庭和“無偶家庭”的包容性也更強了。著名的女CEO葉海洋就是通過精子庫獨自生下了一個女兒,過上了一母一女的二人家庭生活,大多數人看到他們高品質的生活,都紛紛表示支援。不過也有人擔憂,這樣“非正常”的家庭,會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什麼傷害?

第一例“共享媽媽”誕生,兩個媽媽共同生育,網友卻看法不一

1.孩子在成長中可能會缺“愛”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一家人最幸福快樂的時候就是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對于家長來說,有了孩子家庭才完整,同樣的對于孩子來說隻有爸爸媽媽都在,孩子才會感受家的完整和父母的溫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需要來自父母的教育和陪伴,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爸爸或者媽媽的參與,那麼孩子很容易會缺“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會對心理産生不利影響,還會影響到孩子性格的養成。

第一例“共享媽媽”誕生,兩個媽媽共同生育,網友卻看法不一

​2.孩子會沒有安全感,容易遭受别人的非議

非正常家庭的孩子,雖然也有有親子疼愛孩子,但是随着孩子的不斷成長,孩子也有他的認識。孩子會變得沒有安全感,會感覺沒有依靠,孩子也會覺得他和别人不一樣,變得敏感而脆弱。同時在學習和生活中,孩子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别的小朋友,面對一些孩子的非議和嘲笑,孩子會産生自卑、猜疑心理。

第一例“共享媽媽”誕生,兩個媽媽共同生育,網友卻看法不一

​孩子因缺父或缺母,自感不如别人,遭到旁人的嘲笑、冷落而形成自卑心理。孩子逐漸變得情緒憂傷,孤僻,畏縮,做事缺乏自信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比較不利。

當然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但是在生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是要慎重考慮,确定自己能讓孩子在這樣的“非正常”家庭裡,也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再将孩子生下來,這既是對自身負責更是對孩子負責。

第一例“共享媽媽”誕生,兩個媽媽共同生育,網友卻看法不一

各位家長對于“共享媽媽”怎麼看,你覺得”非正常”家庭對孩子成長影響大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