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剛點了外賣火鍋,但是外賣店沒有在包裝上給我貼樓棟号,可以幫忙檢視一下嗎?謝謝。”“從業人員你好,能否幫忙買一個非處方藥?”……11月9日,記者在成都錦江區首創·嬌子一号封控小區外見到了這樣一支服務隊伍,他們每天都要在手機上及時回複上百條封控小區居民的需求資訊。據了解,這支隊伍主要負責住戶資訊排查、小區内巡邏以及生活與醫療等物資的轉運與分發,為緊張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作為這支隊伍的負責人,成龍路街道黨群辦主任鄭琳一直奮戰在服務一線,負責協調隊伍遇到的所有問題,她被同僚和居民親切地稱為“好管家”。“目前,包括小差別墅區在内,我們共建了9個樓棟單元防疫群。居民可以在裡面反映他們遇到的各類問題和合理需求,我們收到消息後都會進行及時的解答和解決。”鄭琳表示。
記者了解到,11月3日,鄭琳帶領組員們通過逐戶上門摸排,以樓棟為機關建立了微信服務群,摸清了封控區内人員底數及其健康、行程資訊等情況,建立起摸排管理台賬。當天,經過5個小時工作走出小區時,她防護服裡的衣服早已浸濕,嗓音也變得沙啞了。
“現在,居民的需求在不斷變化,需要不斷安撫他們的情緒。我們就在微信群裡推了一些線上課程和活動,鼓勵大家參與進來。”鄭琳表示,做服務工作就是要想居民之所想所需。特别是在“雙十一”購物節遇上疫情防控之時,如何精準地将繁多的包裹送到居民們手中也是她與同僚們反複考慮的問題。最終,封控小區的物資配送均采取接龍方式,確定物資及時、準确送達。
據了解,在嬌子一号小區封控管理的前3天裡,鄭琳堅守崗位、連續奮戰在防疫一線,每天的工作長達18個小時。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她也沒有回到家裡去休息。“家裡的兩個小孩子她很久都沒有見到和抱過了,也沒有時間給他們打電話,說實話還是很想他們。等這次疫情過去了,我再回家好好陪陪他們。”說完這句話,鄭琳又轉身投入到服務協調工作之中。
華西社群傳媒記者 高昊焜 街道供圖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