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長垣:高國全的國術人生

習武之人多仗義,多直爽,高國全就是這樣。為朋友俠肝義膽、兩肋插刀,放在他身上,不虛也。正因為他的坦誠直爽,他身邊總有很多朋友。

河南長垣:高國全的國術人生

聽他講話,簡直如聽玄言。他侃侃而談,而且對事物極有見地。勤生熟,熟生巧,巧生慧,慧生道,這些年的研習,他徹悟了。他習的不隻是拳腳的武功,也不再隻是練功房,社會于他而言就是大的舞台,在其中,他靈活舒展,騰挪進退,舒徐從容,如表演場上一樣,光彩照人,遊刃有餘也。他說,為人處事就像武功,講究輾轉騰挪,講究護擋進攻。他的說習武之人要手腕硬、腳脖硬、脖子活,在機關,為人處事不也是這樣嗎。

武之大者,為國為民。在他身上始終充盈着一種俠氣義氣,在他心裡始終有一種道義感、責任感。他說這一切,都是他習武所為。武功講究氣血舒展,故而他為人爽朗大氣;國術講究手眼身法,故他為人從容靈活。

他說,習武三個層次學武、用武、愛武。自他來看,真是如此。

河南長垣:高國全的國術人生

高國全自幼愛武,隻要一聽到武字馬上來了精神,為此,他勤學苦練,絕不放棄,這正是他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他後來又遍訪名師,人過三師武藝精,他很快洞悉了武學門奧,并且不斷精研,将其發揚光大。他勇猛精進,天生異秉,很快就參透了武學之道,乃一文一武,一陰一陽,水火相濟,剛柔相諧。是以雖身懷絕技,卻又顯得溫和文雅。在他的練功房,有一對鐵筒,兩者之間沒有絲毫縫隙,我試了一下,一根手指也塞不進去,可他練功時,整個胳膊都能擠得進去。“若沒有功夫,骨頭肯定要折。”他說。他還能單掌裂石、手指碎瓷。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世界太大,太神奇,很多事情是需要我們敬畏的。狂妄自大恰恰展示了淺薄無知。他的這些功夫,何嘗不是如此?高國全對此卻不以為意,淡淡一笑:這是武學最低的層次。武學練至極處,就是練的氣勢。真正的高手,飛花摘葉皆是兵器,一舉一動都可傷人。因為那凜凜氣場,已經把敵人震懾住了。他說到得意處,就會揮動手勢,邊說邊演。真是出拳猛如虎,疾如電,聲音呼呼赫赫,哄亮深沉,顯見得功力之厚,修為之深。

河南長垣:高國全的國術人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個人,武功再高,若隻是自己練,那隻是國術家,卻稱不上大師。隻有授徒弘道,才能稱為師父。隻有國術上的師傅稱為師父,因為武學特殊,必要師傅悉心指點。師徒之間情誼很深,名雖師徒,情如父子。但師父教的再好,如果不教做人處事的道理,也隻是名師。把武技升于道,既教武功,又教做人,才算明師。

高國全先生的認識頗新穎,卻耐人深思。是的,萬法同源,萬宗歸一,識得武道,就能識破天人之道,察古今之變,明治制之法。是以,真正的國術大師能排兵布陣,作萬人敵,因為他胸中有韬略。

高國全先生這些年,在自己精練技藝同時,創辦武館,教授弟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斷将國術事業發揚光大,将國術文化代代傳承,其功德實在大矣。

他是一個把人生浸淫在國術中的人,提起國術,他就滔滔不絕,兩眼放光,最後,央我們所求,先生站起來,演上一套拳。真個是捷若猿猴,勢如遊龍。讓人擊節叫絕。我就想着,蒲地自古多才俊,這些兒女,經商則成于商,弄文則形于文,習武則精于武,表面是他們的穎悟,實則是他們發奮刻苦的毅力所為啊。正是瘠薄的黃河灘,就像鞭子一樣驅打着他們,讓他們隻能前行,不能後顧;隻能奮鬥,不敢停留,才造就了他們的成功。不僅心有所感,發詩一首:

昔有公孫舞劍器,今觀國全演武功。

跳躍騰挪捷如猿,挾風滾雷勢若龍。

相逢恨晚口懸河,氣勢豪邁意氣雄。

擡手成雲翻手雨,武到極處是忘情。

高國全先生說人與人需要緣分。我想,上午剛給人講文道,下午又聽高先生論武功,文武既濟,水乳交融,這不是緣分是什麼?!

國全先生,真乃武之大者也。(王自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