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幹熱面條升溫(1):大江南北幹熱面館

作者: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武漢客戶10月24日熱幹面是武漢特色之一。今年9月底至11月中旬,肯德基在全國各地的商店供應熱幹早餐面,每日限量600萬份。事實上,幹熱面館已經遍布江南北,無論是遠至海口還是拉薩,都可以吃到正宗的幹熱面。

長江日報記者通過"企業考察"平台搜尋發現,除台灣和香港、澳門外,全國其他地區都有幹熱面館分布。河南有16000多家幹熱面館,比湖北還多。近日,記者聯系了鄭州、拉薩、烏魯木齊、海口、青島等地經營幹熱面館的幾位老闆。它們在傳遞武漢幹熱面條的特點的同時,也使幹熱面條成為更具地方特色。

賈永浩:好吃的熱、幹的面條都藏在胡同裡

幹熱面條升溫(1):大江南北幹熱面館

鄭州街道、幹熱面店密度甚至超過武漢。10月13日,調查資料顯示,鄭州有4,917家商戶經營幹熱面,武漢有1,845家。

賈永浩,河南人,是鄭州一家幹熱面館的老闆之一。賈永浩大學大學專業主修旅遊管理,5年後畢業後,他決定投身餐飲業,開了一家幹熱面館。

清新的原木設計,使餐廳看起來幹淨整潔。與許多帶"煙花"的幹熱面館不同,賈永浩的店鋪具有"文藝精神"。他将餐廳命名為"漢立",意思是"在武漢的小巷裡"。

賈永浩想做正宗的武漢幹熱面。他有十多次到武漢學習,和武漢的朋友一起吃了上百家幹熱面館。他發現,美味的幹熱面條藏在小巷裡,這就是他餐廳"Hanri"名字的由來。

鄭州有很多幹熱面館,但做法和武漢有很大不同。最大的差別是,鄭州的熱幹面條配上綠豆芽。賈永浩經常遇到顧客在外賣訂單上留言,要求把更多的豆芽放在臉上。對此,他會在外賣盒裡寫一封道歉信,向顧客解釋:這是武漢風味的幹熱面條,不要放豆芽。

最近,賈永浩有點動搖了。他希望照顧當地口味,同時保持熱幹面條的原始味道。他打算用綠豆芽作為單獨的零食,食客自己添加。

有的顧客帶十幾個地鐵站去店裡吃一碗幹熱面條,也有顧客願意支付運作費請外賣小哥買一碗幹熱面條......開了四年的店,賈永浩對熱幹面更加自信。

"很多人把幹熱面條定位為新鮮的主食,但我甯願把它做成休閑小吃。賈永浩的夢想非常宏大,他想把"漢力"打造成一個民族品牌。

Hulifen:每天在高壓鍋中煮100多碗熱幹面

幹熱面條升溫(1):大江南北幹熱面館

大昭寺位于西藏拉薩,擁有1300多年的曆史,是世界文化遺産。離大昭寺不遠的一個角落裡,隐藏着一家武漢幹熱面館。

拉薩距離武漢3500多公裡,胡阿姨把中國小吃帶到了拉薩。胡阿姨名叫胡麗芙,餐廳的招牌上寫着"武漢幹熱面利芬小吃店"。

當她去做标志時,熱情的老闆主動将"武漢幹熱面"翻譯成藏文,設計在标志上,讓當地人都能了解。

胡阿姨的餐廳很小,隻能放4張桌子,但店裡的食物種類繁多,從幹熱面到蛋酒,從面條到面條。

在去拉薩開幹熱面館之前,胡阿姨在漢口做過熱幹面生意。三年前,當她在拉薩的哥哥邀請她過來時,她想,"武漢太有競争力了,在拉薩試試沒關系。"

當你第一次到達拉薩時,做一碗正宗的熱幹面并不容易。"到哪裡去找面子?"是擺在她面前的最大問題。環顧湖北,終于找到了一位來自四川的面條師傅。

買回面條,胡阿姨煮了一碗,發現沒有,"沒辦法"。她去師傅店和師傅一起做面條,手拉手的四川師傅"練"成了做幹熱面的大師。

生面條已經準備好了,煮面又成了問題。拉薩海拔3000多米,水不開,想煮面條,隻能靠高壓鍋。

起初,胡阿姨還想知道壓力鍋一般是用來炖菜的,硬肉放在壓力鍋裡會變軟腐爛。這種柔軟的面條能承受壓力鍋的力量嗎?當面條從鍋裡出來時,胡阿姨發現武漢煮熟的面條沒有太大的差別。

胡阿姨獨自經營着這家店,現在每天賣100多碗幹熱面條。在拉薩開了3年店後,胡阿姨掌握了拉薩的廚藝。"面條最好煮多久?"胡阿姨不能說:"都是手工。

去胡阿姨店吃飯的人,大多是拉薩的湖北人。胡阿姨的幹熱面館距離布達拉宮也隻有1.5公裡,來拉薩參觀這家街角的小店時,都很樂意嘗試胡阿姨的手藝。

小兵:設定一個小目标,開一家幹熱面店

幹熱面條升溫(1):大江南北幹熱面館

"老漢口幹熱面"是烏魯木齊一家餐廳的名字,招牌上還特意印有黃鶴樓的照片,老闆小兵想讓顧客知道,這是武漢人開的正宗幹熱面館。

小兵在漢口長大。2014年到烏魯木齊探親時,他看到街上有一家幹熱面條店,進去點了一碗面條,"太可吃了,沒有幹熱面條濃郁的香味,也沒有幹熱的面條!"第二年,小兵去烏魯木齊,看到店子還在,'這是什麼意思?說明店鋪生意不錯啊,不然早就關門了!"

他和家人合計說:"既然有幹熱面子生意的市場,我也可以來烏魯木齊做幹熱面。"來吧,回到武漢,闫小兵開始崇拜老師學藝術,學除粉面條,學煮面條,學調味,連熱幹面條做堿和面條比例時,他問清楚。

在烏魯木齊做幹熱面條生意并不容易。起初,小兵和面條師傅一遍又一遍地琢磨,改進了生面條的做法,還跟芝麻醬師傅一起磨醬,盯着老闆現在就是炒芝麻醬。

開業時,嚴小兵邀請顧客免費吃3天面條,甚至三天半價銷售,不少湖北村民口口相傳:"新車身胡同那裡開了一家正宗的幹熱面館,咱們嘗嘗吧。"

闫小兵趁機看到湖北村民進店問道:"這味道怎麼樣,做點評論?"起初去小兵鋪吃面條的多是湖北村民,後來,烏魯木齊當地人也愛上了他的熱幹面。他自豪地說:"我家的味道并沒有給我們武漢帶來恥辱。"

與市面上其他幹熱面相比,小兵購買的幹熱面每公斤貴0.15元。他算了一個賬目,每天至少賣100斤生面,一天的成本就超過15元,一年賺不到5000元。

如今,烏魯木齊吃一碗幹熱面已經不難了,僅小兵店附近就有三家幹熱面館。闫小兵感慨:"在烏魯木齊做幹熱面生意,競争也相當激烈。"

去年新冠肺炎爆發後,不少烏魯木齊當地人到小兵店品嘗幹熱面,為武漢加油,與他聊天,了解武漢的情況。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武漢美食,小兵開始在店裡賣鴨脖子。今年,他有一個小小的目标,就是在烏魯木齊開一家幹熱面店。

周芬:幹熱面是青島商界的标準

幹熱面條升溫(1):大江南北幹熱面館

周芬是湖北省馬城人,丈夫在青島開了5年的幹熱面館,餐廳的招牌名字是"老漢口"。

周芬說,熱幹面館現在是青島商圈的标準。開業五年後,周恩來的店裡就有了數百名鐵杆粉絲。背景消費記錄顯示,最鐵杆的顧客已經在周芬的店裡消費了數千次。

周芬心裡有一幅客戶畫像:"他們大多是年輕人,願意接受新事物。他們要麼在武漢學習,要麼在武漢工作過,武漢大部分地區都有過接觸,在進店前聽說過幹熱面。"

在青島賣幹熱面和在武漢賣幹熱面有什麼不同?"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同。周芬說,面條的重量不一樣,"我們家的大碗熱幹面條,在武漢值3碗的量。

武漢人習慣早上吃幹熱面條,青島人中午和晚上都吃。在武漢,吃幹熱面條的标準是一碗雞蛋酒,周芬根據北方人的飲食習慣,蛋酒換成紫蛋湯,加一個虎皮蛋,是一個10元的幹熱面條單包。

莉莉:我了解了我婆婆的手藝

幹熱面條升溫(1):大江南北幹熱面館

海澱島,海口以北,是一座城市島嶼,也是一座島嶼城市。海澱島有一家名為"武漢楊世福幹面"的餐廳,網上有網友對這家店的評價:"海澱島也有這麼好吃的幹熱面""吃第一口,感動就想哭了"。

"武漢幹熱面子楊師傅"店主沒有姓楊,姓俞,叫玉麗,是道地的海口女孩。海口女孩為什麼要開一家幹熱面館?"因為我的婆婆來自湖北,是以我已經了解了她的手藝,"餘麗說。

餘麗的婆婆是湖北省一位感人的孝順者,多年前嫁到海南,開始做熱幹面館。去年三月,她和丈夫開始接管小店生意,不僅學會了做熱幹面,還學會了炒面、煮骨湯。網友在評論中特别推薦了自己家的米酒,"熱幹面條最好吃"。

"楊世福武漢幹熱面"為什麼是正宗?除了婆婆"坐鎮",還從幾乎所有的材料上都來自武漢,"酸豆、芝麻醬都是武漢的"。

由于海口天氣炎熱,蘿蔔運輸儲存不友善,李麗的婆婆用海南蘿蔔自己調味品生産,"不敢說100%減少,但幾乎沒有差別。

在海澱島,餐廳每天賣一兩百碗幹熱面條,大多來自湖北。在過去的兩年裡,越來越多的當地人開始喜歡幹熱面條,李宇說,"一個空調修理工來附近上班,會來吃幾碗幹熱面條。他和我一樣是海口人,但他喜歡吃幹熱的面條!"

(長江日報首席記者張偉娜海報制作統籌:陳暢 設計:馬毅軍)

編輯:丁偉

欲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請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在各大應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