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Together!全球青年“雲”上關聯,守護共同的遺産

現代快報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青年的力量。2021南京曆史文化名城博覽會已于12月15日拉開帷幕。當天下午,本屆名城會實踐與展覽活動環節的重要項目—— “共同的遺産,共同的世界 ”藝術共創行動也正式啟動。一個全球線上傳遞、一場快閃、一個南京全城落地展示組成了此次藝術共創行動。記者了解到,南京名城會組委會通過海内外社交平台向全球100位藝術家發出創作邀約,讓更多年輕人承擔起保護曆史文化遺産的崇高使命,開啟一場全球青年的交流與對話。為文明交流,尤其是與“一帶一路”國家的文化互鑒,彙聚更多的青春力量。

全球傳遞,用藝術表達保護“共同的遺産”的決心

Together!全球青年“雲”上關聯,守護共同的遺産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中提到,要大力推廣普及保護世界遺産的責任意識,特别是要加強面向青年人的世界遺産教育。

年輕一代作為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更應該成為文化遺産的保護者和富有創造性的傳承者。而“共同的遺産,共同的世界”藝術共創行動,以多元化的藝術視角表達全球新生力量對世界發展的感覺與洞察。

Together!全球青年“雲”上關聯,守護共同的遺産

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曆史文化遺産,它見證了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曆史與文明。南京創意中心該項目負責人郝媛媛介紹,“共同的遺産,共同的世界 ”藝術共創行動通過海内外社交媒體平台向全球發出共創邀約,讓青年人通過自己的藝術創意,描繪出所在國家或城市的文化符号與故事。“讓他們用不同的風格诠釋對于‘共同的遺産,共同的世界’主題的了解,通過激發年輕一代的創造力,以藝術的形式表達對于保護曆史文化遺産的決心和願景,展現南京作為曆史文化名城的多元與包容。”

攝影、數字媒體藝術、平面設計、手繪……中外青年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世界各地曆史文化遺産之美。據了解,截至目前,活動已征集到來自中國、英國、法國、西班牙、高棉、哈薩克斯坦、奈及利亞、賴比瑞亞等15個國家的近30位青年創作者的藝術作品。

一場快閃,用行動表達維護“共同的世界”的目标

所愛越山海。此次,為了“共同的遺産,共同的世界”藝術共創活動,南京名城會組委會策劃了一場全球快閃活動。在南京的明城牆、英國的溫莎城堡、奈及利亞的拉各斯大學、阿聯酋的迪拜之框,以及埃及的金字塔這些知名的文化地标,關聯了全球青年藝術家、國際組織及文化創新企業代表、高校學生等新生代群體共同參與。

Together!全球青年“雲”上關聯,守護共同的遺産
Together!全球青年“雲”上關聯,守護共同的遺産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桠,又香又白人人誇……熾熱的陽光,永恒的世界,充滿愛的明亮世界,我們幸福地歡快歌唱……”南京是此次快閃活動的大學營,名城會組委會邀請了近20位中外青年代表,尤其是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青年,用大提琴、二胡、長笛及非洲鼓等樂器共同演奏并合唱《從茉莉花到圖蘭朵》。此外還有更多遍布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雲”上共同歡唱。在海外參與的青年人表示,跨文化交流促使我們在對待“共同保護曆史文化遺産”上目标一緻、方向一緻,合作更高效。

全城落地,用創新表達藝術共創活動的内涵

Together!全球青年“雲”上關聯,守護共同的遺産

本次共創行動在展示形式和空間上也進行了突破,以氣球這樣一種立體的藝術方式為表達載體。老門東、大報恩寺、夫子廟、玄武湖、中山陵音樂台……12月15日到19日期間,25隻高2米、4米、6米不等的“Together”系列氣球裝置在南京全城文化遺産地标前進行了落地展示。南京名城會組委會希望以這樣一種醒目的展現方式喚醒公衆對保護文化遺産的熱情與共鳴,彙聚更多力量一起守護‘共同的遺産’,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世界’。

氣球的一面展示了線上征集到的與文化遺産主題相關的藝術作品,另一面則選取了每位參與者作品中的代表元素進行二次創作,并以“Together”的共創畫面進行呈現。運用不同鮮豔色彩的和諧搭配,寓意了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不同文明之間的合作與交融。

而名城會期間,發起的這項“共同的遺産,共同的世界”藝術共創行動,以藝術為能量倡導青年對曆史文化遺産的關注,充分展示了南京這座城市探索創新、施展人文關懷的博愛精神,并展現出城市生生不息的創造力。期待南京将與世界各地的曆史文化名城、與青年人發生美好的連結與回應,在現代化典範城市南京留下從藝術出發、無差别的愛的回響。

聽,他們用青春之聲向更多年輕人發出邀請—— "Shared Heritage, Shared Future"

Together!全球青年“雲”上關聯,守護共同的遺産

Together!

守護文化遺産,我們一起行動!

現代快報+ 記者 徐紅豔 杜雪迎/文 牛華新/攝

(南京名城會組委會供圖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