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鐵下的考古:呂村遺址發現人面鼎足,而且長了“絡腮胡”

編者按:

從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到如今,4000餘年的時間,588個文化遺存靜靜講述着各個時期的曆史變遷……考古人員在對濰煙高速鐵路建設用地進行考古勘探時,一個涵蓋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漢代、宋元和明清時期的大型聚落遺址——呂村遺址浮出水面。經過7個月考古發掘,取得一系列重要的考古發現。呂村遺址都出土了哪些文物?遺址具有哪些文化内涵?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探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梁瑩瑩

在呂村遺址一處修複室裡,擺放了160餘件已經修複好的陶器,這些文物涉及4000年前史前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炊器到盛器,再到水器、酒器,通過它們,從業人員大緻還原了史前先民生活的某些場景。

高鐵下的考古:呂村遺址發現人面鼎足,而且長了“絡腮胡”

據煙台市博物館呂村遺址考古發掘執行領隊孫慧男介紹,炊器主要是陶甗、陶鼎,盛器主要是各類陶罐、陶豆、陶盆,而水器、酒器則是形态各異的陶鬶、陶杯、陶壺。

這些呂村遺址發掘出土的陶鼎,形制多種多樣,大小規格不一,特别有意思的是,此次出土的鼎足,從正面看像極了人的面部。“你看,眼睛、額頭、鼻子、嘴巴都非常清晰,其兩側這些東西,特别像人的絡腮胡,我們稱為‘人面鼎足’。”孫慧男說,人面鼎足的發現,反映了當時人們制作陶鼎已經不僅僅滿足其使用功能,而是上升到了審美的高度、藝術的高度。

高鐵下的考古:呂村遺址發現人面鼎足,而且長了“絡腮胡”
高鐵下的考古:呂村遺址發現人面鼎足,而且長了“絡腮胡”

人面鼎足

另外,在各種盛器中,有一件形狀奇特的陶器,類似于以前的煤油燈造型,而且通身黑色且發亮。孫慧男說,“這件陶器名叫陶豆,非常精美,是龍山文化早期的盛食器,就是吃飯用的。這件陶器采用的磨光黑陶技術,看上去很有光澤,是因為經過人為抛光打磨,後期燒制過程中經過滲碳,是以烏黑發亮。”

高鐵下的考古:呂村遺址發現人面鼎足,而且長了“絡腮胡”

陶豆

繼續閱讀